专题丨中国艺术发展十年回顾与艺术史书写

2023-10-12 作者:社科网编辑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专家祝贺《中国艺术年鉴》《中国艺术学年鉴》发布会暨主题论坛圆满成功

(点击此处,看8位专家视频发言文字内容 )

 

《中国艺术年鉴》《中国艺术学年鉴》在京发布“中国艺术发展十年回顾与艺术史书写”主题论坛同期举行

(点击下方图片,看新闻报道详情)↓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一级巡视员周汉萍(左)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右)为两部年鉴揭幕

 

以“鉴”获“明” 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集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艺术智库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机构。70多年不忘初心、弦歌不辍,中国艺术研究院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持续发挥着国家级文化艺术学术阵地作用,“前海学派”沉淀下来的学术品格、学术气派,在当代我国艺术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构中薪火相传。

  此次发布的《中国艺术年鉴》和《中国艺术学年鉴》,均为目前国内唯一的艺术全门类综合性年鉴,两部年鉴首卷的记述时间都开启于新时代之初。两部年鉴记录了我国的艺术事业取得大发展大繁荣的十年,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艺术研究院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上了全面建设与发展的新阶段,逐渐形成了集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艺术创作、非遗保护和文化艺术智库于一体的综合性发展格局,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递进与扩展都与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紧密相连。为了从厚重的历史里认清方位、总结经验,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历史观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年鉴编辑工作。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高度重视资料搜集、整理与编纂的国家,方志编修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发端,成为后世弥足珍贵的史学资料,也构建起中国人延绵不断的集体性社会记忆。改革开放以来,年鉴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记述者、总结者,持续塑造着我们关于新时期建设的集体性社会记忆。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以“鉴”方能获“明”,所谓“照物取义”。

  两部年鉴从2011年卷启动至今,已经出版了十个年份的卷本,涵括了我国艺术事业的各个门类,对年度艺术发展的诸多方面给予了全局性的概览。两部年鉴兼顾学术性、实用性,对我国每年在艺术政策与管理,艺术理论、艺术史研究以及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艺术活动等方面的重要成果和事件进行了视角丰富的记录与评价,为中国艺术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年鉴不仅是记载,更是评述,是对新时代我国文化艺术实践的思考和把握,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力量和学术队伍建设的呈现。通过《中国艺术年鉴》《中国艺术学年鉴》的编纂,对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和研判,发现有价值和有待于深入探讨的问题,夯实文化艺术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我院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使命担当的具体实践。 【阅读原文】

 

年鉴是时代记忆的印记与思考的结晶

  在社会发展历程中关于集体性社会记忆的书写范畴,年鉴不仅是回顾或综述,更是主流价值的引领与导航;不仅是手册或数据库,也不仅是对现象的总结和描述,更是时代记忆的印记与思考的结晶。

  这两部年鉴的首卷都是从2011年开启,现在出版至十个年份的卷本,这十年正是我国新时代以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十年,也是艺术学“升门”后学科发展的重要十年。通过《中国艺术年鉴》《中国艺术学年鉴》和其中每一年度的“发展研究报告”的生动记录和总结阐发,我们可以看到这十年来我国文艺事业和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发展景象。

  年鉴编纂是一项艰难的工程。早在2005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就成立了《中国艺术年鉴》编辑部,在正式开展年鉴编纂工作之前,汇集了院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建言献策,在此基础上,院内集中优秀中青年编辑制定了年鉴宗旨、文献遴选标准和编辑原则等详备的方案,为年鉴的编纂出版作了铺垫性的基础工作。

  这两部年鉴是我国艺术专业领域重要的工具书,同时也分别是国内第一部艺术专业和艺术学学科领域的全门类综合性年鉴。2016年开始,该编辑部承担的院级课题《中国艺术发展研究年度报告》也由先前的子课题分别发表发展为结集出版,成为高端文化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作为首任主编,回顾创办之既往,欣看今日之发展,感到非常欣慰。目前,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新一届班子领导下,正展现新的发展面貌。我相信,依托中国艺术研究院这个平台,在现任主编周庆富同志的带领和编辑部同志们的不懈努力下,调动和汇集全院及全国前沿的学术资源和学术成果,两部年鉴在时间的年轮中,一定会在我国艺术发展和艺术学科建设中体现它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阅读原文】

 

年鉴:浓缩的历史 社会变革的见证

  “年鉴”是浓缩的历史,是社会变革的见证。年鉴不仅是记载,更是评述,是思考和把握,它记录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承载着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艺术年鉴》《中国艺术学年鉴》——这两部国内艺术专业和艺术学学科领域的全门类综合性年鉴的出版正是对我国各艺术领域、艺术学各学科年度发展概貌和成就的鲜活记载及立体呈现。到此已走过十年的编纂历程。它们体例完备,内容丰富,学术视野开阔,艺术嗅觉敏锐,凸显时代主题,反映文化动态,促进学术交流,助力文艺发展。对中国当代艺术各门类的长足发展,做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翔实记录和理性梳理;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研究、文献编撰及高端文化智库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我国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机遇下,《中国艺术年鉴》《中国艺术学年鉴》的持续出版,更可谓意义非凡。不仅会对当下艺术发展现状的反思以及艺术学科未来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定会为艺术研究者和管理者分析、总结、研究艺术领域的发展规律提供丰富翔实的参考依据,为新时代文艺繁荣贡献力量。如今,两部年鉴已成为我国艺术专业领域重要的工具书。为此,《中国艺术年鉴》《中国艺术学年鉴》不仅是对过去艺术领域成果的总结和展示,更是对未来艺术繁荣发展的期许和展望。

  从2012年开始,文化艺术出版社与《中国艺术年鉴》编辑部展开合作。2013年5月出版了首部《中国艺术年鉴·2011年卷》。此后,陆续出版了2012、2013直到2018年度等多个卷本。始终为《中国艺术年鉴》的出版“战斗”在一起。

  受疫情影响,2023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需要集中出版2019、2020、2021、2022四个年度的《中国艺术年鉴》,为此,文化艺术出版社专门成立《年鉴》项目小组,调集骨干编辑力量,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编校人员加班加点、争分夺秒,顺利完成了《中国艺术年鉴·2019》《中国艺术年鉴·2020》《中国艺术年鉴·2021》三部年鉴的出版工作,以及《中国艺术年鉴•2022》的编辑工作。

  随着《中国艺术年鉴·2021》的出版,艺术年鉴已各累计出版十年卷本。这十年正是我国新时代以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十年,也是艺术学“升门”后学科大发展的十年;《中国艺术年鉴》《中国艺术学年鉴》这十年的出版为我国在艺术政策与管理,艺术理论、艺术史研究及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艺术活动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视角丰富的宝贵资料,也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实践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和精神动力,充分体现了一代学人的社会担当与学术担当;这十年也是《中国艺术年鉴》编辑部和出版社通力合作的十年,也是大家不断成长进步的十年。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出版工作提出了根本遵循。文化艺术出版社将紧紧围绕国家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目标,围绕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工作,围绕中国艺术研究院重要艺术科研成果,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正能量。 【阅读原文】

 

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作出年鉴贡献

  《中国艺术年鉴》《中国艺术学年鉴》为艺术实践与研究开拓了一片新天地,充分展现了艺术工作者的创造力、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术引领力。两部年鉴各有侧重,互相映照,体现了艺术的实践厚度和艺术学的学理深度。

  第一,《中国艺术年鉴》《中国艺术学年鉴》是中国艺术在新时代繁荣兴盛的有力回声。当代中国艺术的繁荣兴盛,根本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于人民有了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中国艺术年鉴》《中国艺术学年鉴》始终坚持这一出版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艺术与时代招唤总是息息相关的,这是现代文明得出的鲜明结论。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艺术与治国安邦之间的关系。老子说过:“六艺,先王之陈迹也”。六艺中的“乐”,有雅乐,有郑卫之乐,不同的治“乐”理念,反映了不同的治国之道。《尚书》讲“平章百姓”“协合万邦”,同时也提出“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与民同乐、“为人民而艺术”上高度契合。因此,当代中国艺术也要与时代、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紧紧扣住时代的脉搏,开展服务于人民的艺术。

  第二,年鉴是记录学术、引领学术、评价学术的重要载体。首先,学术存史需要年鉴。当下,学术史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显学,年鉴恰好能够承担起全面记录学术的重任。通过年鉴记录艺术学发展史如是。其次,年鉴是学术创新的阵地。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经济年鉴》《中国哲学年鉴》曾引领学术风气之先;《德法年鉴》首发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经济与社会史年鉴》是著名的“年鉴学派”的学术阵地。这些年鉴事例说明,年鉴在学术创新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再次,年鉴是开展学术评价的优质媒介。成果入鉴本身即是一种评价。同时,年鉴还可以主动开展学术评价,比如评选年度优秀论文、年度人物等。

  第三,年鉴要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这就要求中国艺术应该面向世界,有所作为。艺术“走出去”,可谓“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一旦在异域文明中形成影响,则有力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年鉴作为全世界普遍认同的出版体裁,具有“走出去”的天然优势。作为出版方,我们也会加大推介力度,促进《中国艺术学年鉴》的国际交流,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作出年鉴贡献。 【阅读原文】

 

为我国当代艺术历史积淀文献史料

  《中国艺术年鉴》《中国艺术学年鉴》选编收入2011年以来,我国音乐、舞蹈、戏剧、美术、设计、电影、电视等各艺术门类的创作、表演、展览等代表性成就和重点艺术信息,收录在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与艺术思潮方面发表的较为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是十年来,我国艺术创作、表演、展览和艺术理论研究重要成果的集中体现,为当下和将来研究这一阶段的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提供重要的文献资料。年鉴的出版,为我国新时代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源信息,也为我国当代艺术历史积淀文献史料。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我国最高的艺术研究机构,在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和电影等十几个艺术门类和专业方面,引领我国的艺术研究工作,取得重要的学术成果,如张庚的戏剧史与理论研究、杨荫浏的音乐史研究、王朝闻的美术理论与艺术美学研究、冯其庸的《红楼梦》研究等,都是我国艺术领域中的标志性重要成果,为我们艺术学人树立了榜样。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主编两种艺术年鉴工作,既保证学术质量,又具有权威性。

  我国有着悠久的艺术传统,在彩陶、甲骨文、玉器、青铜器、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工艺美术、建筑、戏曲、诗文等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我国的乐论、诗论、文论、书论、画论、曲论及古典小说评点理论,也有丰富而精深的理论思想成果。我们要在我国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来推进我国当代艺术事业的发展。上世纪初出现的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西方的科技与人文科学及艺术理论,传播到我国,客观上讲,对我国的人文科学与艺术理论的现代转型和建构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近百年来,我们运用西方的哲学、美学及人文科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概念、术语较多,而西方的艺术理论和方法,大多从研究西方的艺术史中抽象概括出来,有的具有借鉴意义,有的不一定适合我们的研究工作。我们要更多地挖掘我国的艺术与艺术理论传统精华,并做好当代转化工作,把重点放在建构我国自主理论和方法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希望《中国艺术年鉴》《中国艺术学年鉴》编辑部同仁再接再厉,继续编好两种年鉴,为推动我国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的发展,为构建中国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阅读原文】

▲“中国艺术发展十年回顾与艺术史书写”主题论坛现场

 

论坛主持结语

  《中国艺术年鉴》和《中国艺术学年鉴》的编纂,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和决策。年鉴十年卷本既是艺术研究的历史资料和文献汇集,也是十年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展示,同时蕴含着一种特别目光下的历史学的观看、分析和梳理,包含艺术和美学的甄别判断,是体现中国艺术研究院众多学者的心血和劳动成果的汇编。 

  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诸多建言,全方位地对年鉴进行评析,值得我们下一步深思、吸收、学习、借鉴。年鉴编纂资料来源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可靠性是很高的要求。史料和文献的考证意味着平时孜孜以求的追索,意味着编写者奔波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观看和参与,在现场沉浸式的体验和观察。因为不参与就没有判断,所以需要大量的劳动和实践。所以,年鉴编辑部的同仁,在十年间勉励奋进,辛苦不易。专家学者提出的要求,一方面是对这套书的检视,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术的研讨,更是一种理想的学术精神和学术目标的分析和讨论。这些都给我们确立了新的目标,在资料汇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专家学者对于史识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做综述、评文章、选作品、记事件,这一过程是带着史识的。史识水平的高低、判断的准确性和令人信服的程度也是编纂年鉴的要求之一。年鉴除了蕴含学术学理能力,还有公信力。公信力来源于实事求是,来自于长年累月对客观公正的学术态度的秉持。虽然每个人的学理能力有限,但相信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就对得起历史,对得起艺术界各个门类以及艺术学本身的发展。

  我们还要进一步提高对年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配备更强的力量,提供更多的资源来支持这项工作。这是非常有意义、有长远价值的。 【阅读原文】

 

“中国艺术发展十年回顾与艺术史书写”主题论坛专家发言摘要

(专家发言顺序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下方图片,看每位专家发言)↓

 

 

统筹/编辑:胡子轩

设计:张赛

质检:禹瑞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