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党建交流会暨“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艺术学青年沙龙活动成功举行

2024-04-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4月26日,在中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党委和中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党委的指导下,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史论教工党支部和中国传媒大学2022级研究生党支部主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协办的“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党建交流会暨“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艺术学青年沙龙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行。两校教师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本科生党支部的党员师生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参与,充分发挥优秀党员“传帮带”的作用,将党组织建设与研究生学术科研工作充分结合,激发研究生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做学问、想问题的活力与动力,丰富党建育人方法、拓宽党建工作载体,实现高校基层支部党建工作由“组织覆盖”向“功能提升”的转变。

  在党建交流环节,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李霞、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团委常务副书记颜丽、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处级组织员郭瑛霞以及两校师生党支部书记就两院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交流分享。李霞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思政+艺术”“思政+育人”的工作成果,通过组织“讲好中国艺术故事”艺术思政师生宣讲团、毛泽东诗词鉴赏微党课、东岳村艺术田野思政工作坊、海力森嘎查乡村振兴实践活动项目、高井村美育润村实践项目等品牌活动,引领学生们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带学生走出象牙塔,树立通过专业知识和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解答时代课题的理想信念。颜丽表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深厚渊源,这次活动的主题亦是两院共同碰撞出的新想法,其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当下艺术学研究发展方向十分契合。当前,艺术学工作者及青年学者应积极回应现实、关注人类精神世界。希望此次共建交流活动能够持续为两院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层面的探索赋能。郭瑛霞强调,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继续以党建与业务相融合的方式为老师和同学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史论教工党支部书记张慧喆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筹办背景,表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党建业务同频相融的建设思路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从游式”思政教育理念为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奠定了思想上的共识,而两院分别创办的“艺术学经典读书会”“ 艺生有你”读书会、“讲好中国艺术故事”艺术思政、“艺术经典中的党史”等特色活动都为本次活动的筹办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学术沙龙环节,四位主讲人围绕“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的总议题,从不同的视角与研究问题切入,探讨了新时代中国艺术学为何与艺术何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2022级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刘宇坤主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梁思远以《后数字之后的人工智能电影:生存前提、算法工业与主体反思》为题,认为针对当前不可逆的技术发展现状,理论界应自觉走出“后数字”时代,对数字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做出更加全面的考量,从可计算性、“完整电影”和“人工智能电影工业体系”三个层面对这一领域中关键性的概念思辨、生产体系和主体危机做出全面思考。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耿游子民的演讲《赛博空间的新浪潮:引擎电影的双重遮蔽与反抗》在媒介物质性视角下重审引擎电影的“平民性”议题,揭示了数字媒介暴政下附着于引擎电影中的双重遮蔽,即光滑界面对内在权力结构的遮蔽、权力结构对其更深处的革命性的遮蔽,指出引擎电影平民性的例外回归是一条开辟反抗数字资本主义的可能路径。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王晨林以《<五世噶玛巴为明太祖荐福图>祥瑞形象及五体文字分析》为题,探讨了《荐福图》在描绘与描述祥瑞形象上的特色,尝试通过解读作品中图文之间的勾连转化深入分析该作诞生背后的多维度成因,认为这幅作品展现了明初统治者希冀多民族和平共处的愿景,反映了明初统治者华夷思想的转变。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张滟鑫以《辩证、感染与历史:爱森斯坦激情之潜力》为题,着重分析了爱森斯坦影像表达中的“激情(pathos)”结构,她以爱森斯坦关于“激情”的论述及其影像表达为主要材料,并结合巴特与于贝尔曼对爱森斯坦的论争,指出激情于爱森斯坦更多体现为一种超出情感面向的辩证结构,并由此成为组织历史事件的方法,因此爱森斯坦虽然使用激情吸引观众,却保留了历史的多义性和含混性,不能等同于意识形态对心理的操控。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2022级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范琪、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书记邓源担任沙龙与谈人。《艺术传播研究》杂志责任编辑魏晓凡、《艺术学研究》杂志社助理研究员秦兴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雅博士后韩宇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师资博士后黄敏以及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慧喆对四位发言同学的文章进行了学术点评。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辉教授鼓励同学们在严谨的历史考证的基础上,关注理论前沿、提升理论深度,积极关照国家所需、时代之问,两院也会立足学科实际,结合师生特点,扎实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术科研、学生培养工作的深度融合发展。

  下午,参会人员一同参观了京津冀版权进校园非遗与民间艺术展以及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

  (张皓玉、安娜/撰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