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首页 > 会议日历 > “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召开

“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召开

会议时间

2023-11-17 至 2023-11-17

会议地点

上海大学

主办单位

梅兰芳纪念馆、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

会议介绍

  为纪念梅兰芳首次赴沪演出110周年,梅兰芳纪念馆、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五家单位,于2023年11月16日至2024年2月25日联合主办“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系列纪念活动。

  作为本次系列活动重要的学术研讨环节,11月17日,“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了开幕式。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美国西华盛顿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来自国内外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梅兰芳与上海”“梅兰芳与都市文化”“梅兰芳与海派艺术”“近代上海戏曲演出史研究”等话题展开论述。

  开幕式上播放了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戏剧戏曲学师生创作的宣传片《梅兰芳沪上演出掠影》,该片回顾了梅兰芳先生与上海的一生之缘。110年前,年仅19岁的梅兰芳首次应邀来沪演出,他在上海这座大舞台上留下了翩若惊鸿、皎如明月的身影,展示了他的惊世才华、精湛技艺和人格魅力。

  出席本次国际研讨会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梅兰芳纪念馆原馆长刘祯,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聂伟,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王春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周群华,梅兰芳纪念馆副馆长王兆仁,上海大学科研处处长曾军,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院长、上海市戏曲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佩红,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张晴等。

  段勇在致辞中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乃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不容裁减亦不可失落,梅兰芳先生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坚守了文化正脉和传承初心。上海大学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戏剧戏曲学专业根植于戏曲史论研究,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上海大学愿同各界一起,为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发展而共同努力。

  聂伟在致辞中提出,梅兰芳先生主动吸收海派艺术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奠定了梅派艺术在京剧历史上的地位。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永远走在时代的浪尖之上,海派艺术的创新和梅兰芳的“移步不换形”的艺术准则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上海戏剧学院愿同上海大学共同推动戏曲艺术高质量健康发展。

  周群华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历史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上海历史文化,梅兰芳先生的艺术成就,不仅是中国戏曲史上的光辉篇章,也与上海这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紧密相连。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对梅兰芳先生的深度研究和对上海的海派文化研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王春祥在致辞中提到,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成立31年来,认真贯彻振兴京剧的宗旨,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上海是梅兰芳先生的福地,他将其人生最重要的一段岁月留在了上海,他的艺术事业在上海获得了巨大的提升和发展。 

  张晴表示,梅兰芳先生的京剧艺术表现是一个综合场域中多元化的美学展示,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计算机科学领域重大科研成果及其应用助力文化发展,尝试着以数字化手段推动京剧艺术活态传承。

  刘祯在致辞中提出,梅兰芳壮丽而不平凡的人生、表演艺术体系的构建、其高光华彩与上海风云际会之间的关系,都值得进一步探讨、总结。本次研讨会将聚焦梅兰芳在上海、梅兰芳与上海,从地域空间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审视梅兰芳及其艺术文化,梅兰芳与海派文化,这也是梅学研究深化的表现。 

  开幕式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院长何小青主持。他表示,梅兰芳先生的人格与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体现,梅兰芳先生构建了圆融开放的宏大体系,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如何更深入地研究梅兰芳先生的艺术成就,如何传承梅兰芳先生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这是伟大的时代所提出的命题。

  据悉,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期两天,国内外专家教授将从历史、艺术、社会等多个维度出发,探索如何在当下更好地研究、传承和发展梅兰芳戏曲艺术体系。另外主办方还将在“梅绽东方——梅兰芳在上海”系列活动期间举办纪念梅兰芳的特展、戏曲演出和专题讲座,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公众对京剧和梅兰芳艺术的兴趣与热爱。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程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