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首页 > 会议日历 > 重温红色家书 续写青春故事社科大原创校园舞台剧《家书》首演

重温红色家书 续写青春故事社科大原创校园舞台剧《家书》首演

会议时间

2023-05-05 至 2023-05-05

会议地点

北京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会议介绍

  5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生自主创作的校园舞台剧《家书》正式首演,近1000名师生以线上线下方式观看。此次活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母亲,我真的是不忠不孝、忘恩负义吗?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一段关于家书的的朗诵,带领观众们走近了革命先烈冷少农的精神世界。1925年,冷少农自离开贵州奔赴革命,此后长期未能回家。被母亲责备“不忠不孝”,冷少农怀着复杂的心情,给母亲写了一封长达五千字的家书,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家书》这部舞台剧,就是从大学生视角出发,以“红色家书”为线索,在剧情中创新加入民国时空与现代时空相交互的情节,通过冷少农与现代大学生方绍闻的“隔空对话”,展示他们在不同时代的思想共鸣,体现革命先烈对新时代新青年的感召力。

  70分钟的舞台表演,突出了小家与大家、理想和现实、个人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戏剧张力,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在现场观众席上,每个座位都放有一个信封,信封内除了剧目宣传页,还有两张古色古香的信纸。演出结束后,有的学生展开了信纸,想给亲人写一封家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的熊怡悦就是其中一位。她认为,这部剧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洗礼,“家书纸短,家国情长,我们生逢其时,也想借此机会和爸妈说说话”。

  冷少农烈士的后人冷启中为《家书》首演录制了视频致辞。他表示,社科大学子用活了英烈纪念馆的红色资源,也讲活了《红色家书》里家国情怀的故事,尽管家书的纸张会逐渐泛黄、发旧,但伟大精神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就褪去颜色。“只要你们还在传承和铭记,‘冷少农’这个名字就永远不会消失,英烈们的精神就一直都与我们同在。”

  “我们希望让同学们真正沉浸式地去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家书》总策划、编剧兼制片人张树辉表示,《家书》的创作并非一蹴而就。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师陈学晶出版了《红色家书——纸上的纪录片》一书;同年5月,12个科教融合学院从该书中各自选择一封家书,以话剧形式再现了革命先烈的成长历程和内心世界,其中冷少农烈士的故事最令人难以忘怀;7月,张树辉带领学生团队到冷少农的家乡贵州瓮安实地调研;9月,以冷少农为主人公的校园自创纪录片《寻访红色特工》完成。经过精心打磨和排演,2023年5月,冷少农的故事再次被搬上舞台,以校园戏剧《家书》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张树辉谈道,培育成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责任。在此次《家书》排演过程中,参演同学对冷少农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舞台剧的成功上演也让更多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家书》舞台剧的上演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会演绎更多和校园文化相关的精彩故事。

  据了解,教育部近年来持续推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鼓励高校开展原创文化精品活动。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连续三年将思政教育融入美育教育,围绕红色革命人物开展艺术创作和巡演展演,广受青年学生好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程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