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0 至 2023-08-10
成都
成都市社科联(院)和成都市金沙智库研究会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四川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四川社科界强化使命担当,加强研究阐释,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强大动力,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持续发力把主题教育引向深入。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指导,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并举行系列主场外交活动,这是四川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8月10日,成都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理论研讨会在成都社科联(院)召开,会议由成都市社科联(院)和成都市金沙智库研究会组织召开。8月14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题研讨会在西南财经大学举行,会议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等机构联合主办。与会专家学者发挥各自学术专长,从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角度展开深入研讨。
成都市社科联(院)副主席、副院长李好表示,成都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将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四川及成都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成都市社科联(院)将汇聚全市社科力量,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研究阐释,发表系列理论文章、推出决策咨询成果、组织重大课题研究、深入开展基层宣讲,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贡献社科力量。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刘新民提出,要深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强化系统治理、提升环境绩效,构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与多维激励融合的新机制。岷江是长江上游重要支流。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副校长王苹认为,要深耕岷江城市文明研究,搭建岷江城市文明研究平台,打造具有成都城市文化标识的岷江文化研究名片。要以创新型学术高地实现跨学科、跨行业、跨流域的联动,以学术为本,强化研究,立足大众,实现文化成果的创新转化。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学以致用,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表示,要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推进考古事业发展,聚焦史前聚落考古、古蜀文明考古、城市考古、石窟寺考古等重点学术领域,深入组织实施一系列重点攻关课题、重大科研项目和重要学术工程,不断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持续探索多种形式的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途径,将成都考古中心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历史文明与现代价值交相辉映的文化综合示范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张立哲建议,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深入挖掘古蜀文明的内涵和价值,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传承。要加快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不断推出具有“川派”特色与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产品和项目。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各地在文化领域的合作共赢。
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罗仲平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在“四个发力”上发挥社科智库作用,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展研究,持续用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研究和攻关,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社科力量。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在成都市金沙智库研究会会长、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看来,种业是现代化农业的“芯片”,是农业整个产业链的源头,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典范区,既要在实施“天府好田”工程上走在前列,建设好超大城市农产品“保供基地”,也要在种业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在“育好种”“种好粮”上作出示范,当好标杆。
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是国家所需,也是四川所能。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光表示,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需要更加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资源,用好在川科技资源,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要发挥人才汇聚、技术密集优势,建立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的政策体系、工作机制,持续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应用。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常晓鸣提出,落实“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精准发力”重大部署,在产业内容上,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产业组织上,要坚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发展大方向,积极推动数字化技术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西华大学长江产业园区规划研究院院长何东认为,要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必须依靠当地科技资源实现成果的转化,应构建创新型文化和政策体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形成发展新经济的全社会共识。
四川省社科联、成都市社科联(院)扎实部署,组织社科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化理解把握、统一思想认识,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成都市社科联(院)副主席、副院长熊平表示,要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高质量建设理论高地,形成一批高水平理论成果。要高质量建设城市新型智库,增强各类新型智库服务决策能力和水平。社科界专家学者表示,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社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