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7 至 2024-03-17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3月17日,华中师范大学举办了湖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教学研修营。活动面向全国同步直播,线上参与者14201人次,线下160余人次,有150多家单位纳入本单位集体教研活动及学生的教学见习活动。
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彭双阶在开幕式致辞时表示,要从坚持校地共同筹划、推动校际共同实施、邀请专家共同指导、促进教师共同发展、帮助学生共同成长五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共同体建设,力争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的湖北实践”打造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示范样板。
参加了2019年3月18日举行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代表: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丁茜、武汉市解放中学思政课特级教师吴又存相继发言,他们从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经验做法和育人成效等方面,分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感悟体会。
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每种精神各有其独特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从总体上看,一系列伟大精神是一个整体,具有一脉相承、交融互通的共同特质,构筑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这个同根同源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庞大系统和完整体系,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道德品质、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是党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概括。在专家讲座环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炳林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思考》为主题作报告。他表示,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讲好、讲深、讲透、讲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意义重大。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吗?”“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展现少年的担当呢?”“职业青年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可以有那些作为呢?”来自武汉市惠济路小学、武汉市南湖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的思政课教师接续进行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一体化“同课异构”教学展示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六个学段的师生展示,体现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步步高、步步深”,落实了中宣部、教育部对各学段思政课教学总体目标的要求,即“小学重在启蒙学生道德情感,初中重在打牢学生思想基础,高中重在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大学增强学生使命担当”,同时在中职和高职的展示中,还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选择、职业成长的引领。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俊萍在总结点评时指出,六个学段教师的教学展示充分体现了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准确地把握了本专题的核心内容、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她建议,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体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念、进一步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丁俊萍说,“作为思政课教师,要不负使命,勇于担当,用心、用情、用力、用正确方法讲好思政课,做到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芳表示,空军预警学院、武警警官学院、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东北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等150余家单位将其纳入本单位集体教研活动,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中师范大学组团各高校将其纳入本校师范生集体见习活动。
据悉,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之际,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了系列活动。系列活动包括:邀请校领导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高质量建设集体备课会;举行湖北省教育厅领导深入思政课堂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行动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座谈会,举办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研讨会;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对岗交流”研修营、一体化听课评课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