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

首页 > 会议日历 > 第五届全国阿拉伯语专业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研讨会暨第三届朱凯教育基金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全国阿拉伯语专业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研讨会暨第三届朱凯教育基金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

会议时间

2023-12-29 至 2023-12-29

会议地点

北京

主办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

会议介绍

  12月29日,第五届全国阿拉伯语专业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研讨会暨第三届朱凯教育基金颁奖仪式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本届研讨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主办,教育部外指委阿拉伯语分委员会、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支持和指导,主题为“新时代阿拉伯语专业翻译类课程建设的传承与创新”,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阿拉伯语分委员会全体委员,以及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阿拉伯语专业的1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

  开幕式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胡志钢在致辞中强调,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全球治理程度的加深,以及中国海外利益的拓展,国家语言能力建设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重大课题。外语类高校要进一步在教学的传承与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培养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复合型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会继续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与全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共商、共建、共享,进而共同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作出积极贡献。

  随后,教育部外指委副主任委员、阿拉伯语分指委主任委员罗林致辞。罗林强调,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阿拉伯语专业应当主动谋划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外语学科从语言教学走向人文学科的学科工程,积极参与以文化交流为基石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工程,不断为增强服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开幕式期间还举行了第三届朱凯教育基金颁奖仪式。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教授朱凯在致辞中表示,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党中央和国家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十年要求。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这些行动都需要外语的普及和外语教育的发展,外语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过基金学术委员会的严格评审,西安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阿拉伯语专业教授唐雪梅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唐珺荣获“阿拉伯语教学奖”;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教授陆映波荣获“阿拉伯语教学科研奖”,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教授薛庆国,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副教授廉超群荣获“汉阿翻译奖”。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专家学者就如何立足新时代的新形势,通过理念创新、范式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构建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学科发展趋势、人才成长需要的阿拉伯语专业翻译类课程体系,培养一大批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阿拉伯语翻译人才提出了深刻的见解。随后,会议进入四个分论坛,主题分别是:技术革命与翻译人才培养、核心素养与翻译课堂重构、路径创新与翻译能力提升、内涵发展与翻译学科优化。

  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付志明在闭幕致辞中表示,尽管高科技和人工智能技术给外语翻译带来了巨大挑战,但语言文化背后的思想是深厚的,任何机器都很难代替思想,因此翻译教育和翻译专业在未来仍旧大有可为。

  全国阿拉伯专业学科发展与课程建设系列研讨会及同名论文集、朱凯教育基金颁奖仪式已连续举办多年,获得全国各高校阿拉伯语专业的广泛参与和高度评价,起到了互学、互鉴的积极作用,为加强全国阿拉伯语专业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杜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