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术报道存在“姓名”偏见

2024-05-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综合外媒报道 在围绕研究成果展开的新闻报道中,作者的姓名能否在报道中出现,对研究人员而言较为重要。媒体在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提升研究人员及其所在机构的形象和声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如何决定在报道中提及哪些研究人员?研究人员的社会身份如种族是否会影响这一决策?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彭浩(音译)、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大卫·尤尔根斯(David Jurgens)和助理教授米沙·特普利茨基(Misha Teplitskiy)研究发现,美国媒体在报道学术研究成果时较少提及非裔和亚裔研究人员的姓名。

  越来越多的研究由团队完成,因此,新闻报道很难关注到全体研究人员的贡献。该研究团队试图探究影响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是否提及研究人员姓名的因素。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一方面,少数族裔在美国主流媒体中的代表性相当欠缺,种族偏见可能在这个问题中存在;另一方面,科学新闻又以其高标准、客观性的特点著称。研究人员决定利用大规模的观察数据来系统性地研究这个问题。他们分析了2011—2019年来自288家美国媒体的223587篇学术新闻报道,共涉及100486篇科学论文。研究人员重点关注了最有可能被新闻报道提及的作者,即第一作者、末位作者和通讯作者,并计算了作者在关于其研究的报道中被提及的频率。在缺乏相关信息的情况下,研究人员通过作者的姓名来推断其族裔,此前有研究表明,这种方式的准确性达78%,并且这也可能是记者所依赖的判断方式。

  这项研究将姓名具有盎格鲁裔特点的作者视为多数群体,然后比较了九大种族群体研究人员在学术新闻报道中的平均提及率。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许多非裔美国人都有“盎格鲁式姓名”,但这样的方法依然有意义,因为这项研究主要关注“感知身份”,即通过姓名传达的“种族印象”。

  研究结果显示,作者在学术新闻报道中被提及姓名的总体概率为40%。然而,与拥有盎格鲁裔姓名的作者相比,少数族裔姓名的作者被提及的概率低得多。这种差距在东亚裔和非裔作者中最为明显,在美国媒体中,他们被提及或引用提及的次数平均比盎格鲁裔作者少15%。将作者声望、所属机构声望、研究课题方向、期刊影响力、报道篇幅、媒体类型等因素考虑在内,这种倾向也仍然如此。

  研究人员表示,报道的差别并不直接意味着媒体存在种族偏见。亚裔和非裔研究人员的代表性不足可能是由于美国记者在采访他们时面临实际挑战,例如,海外研究人员面临时差、客观或自我感知上英语流利程度不如意等问题,但记者需要在截稿期限内完成报道。因此,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隶属于美国科研机构的作者身上,从而控制了相关变量。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与记者处于同一时区内,而且他们很可能精通英语,至少在书面表达上如此。此外,考虑到美国科研机构越来越重视媒体的关注,这些研究人员回应记者采访要求的可能性也较大。

  即使只关注美国科研机构,该研究也发现,非盎格鲁裔作者在报道中的提及率和引用率方面存在显著差距。东亚裔和非裔作者的被提及率与盎格鲁裔作者相比,再次降低了4—5个百分点。研究人员发现,记者更有可能选择提及所属机构来替代提及东亚裔和非裔科学家的姓名,这种替代凸显了媒体潜在的偏见,即拥有少数族裔姓名的研究人员的被认可度可能不足。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该研究的关注重点是学术新闻报道中的姓名提及,但他们怀疑,在科学传播的早期阶段即记者选择报道哪些研究论文时,差距会更明显。要理解这些差距并不容易,因为在整个科学生产流程中,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偏见根深蒂固,包括谁能获得研究资助、谁能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以及谁在科学工作者队伍中占有一席之地。记者们在这个过程的后期阶段进行采访,而这个过程本身就存在许多不平等。因此,了解、缩小研究人员在媒体代表性方面的差距只是促进学术包容和平等的方式之一,这是以更公平的方式与公众分享科学知识的重要一步。

  (练志闲/编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程可心)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