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的重大部署,明确提出要“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党中央着眼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海南自由贸易港(以下简称“海南自贸港”)从起步之初就肩负着突破传统开放模式、探索制度型开放新路径的历史使命。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不同,制度型开放更加注重以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创新为驱动,着力构建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国际化制度环境。海南自贸港建设绝非简单的政策红利叠加,而是要通过制度体系的系统性重塑,打造与高水平国际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制度框架。这正是海南自贸港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关键所在。
以清单管理为核心
海南自贸港自启动建设以来,始终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为行动纲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法治保障,在制度集成创新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领域,海南以清单管理为核心推进制度创新,持续提升开放广度与深度。2020年以来,海南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均超30%,贸易制度创新成效显著。具体来看,在服务贸易方面,率先开展服务贸易管理制度改革,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明确“非禁即入”开放原则,覆盖服务贸易全模式,破解传统服务贸易开放碎片化难题。例如,在金融领域,落地全国首笔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资本项目真实性审核业务,覆盖外汇资本金结汇、跨境资产转让、外债登记等场景,单证审核时间缩短70%;在交通运输领域,设立游艇产业改革发展创新试验区,实施境外游艇免强制引航政策并实现“通关零跑腿”,大幅提升境外游艇的进出境便利度。与此同时,在货物贸易方面,实施“一负两正”三张“零关税”清单,覆盖原辅料、交通工具、自用生产设备等多个领域约6600个税目,截至2025年5月累计减免税额43.2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全岛推广,享惠品类扩展至肉类、海产品、新材料等,以制度创新带动加工制造企业增资扩产;持续升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连通海关智慧监管平台,构建数随物转、账册全程贯通的货物申报模式,整体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
以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
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领域,海南以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首先,以立法形式率先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出台全国首个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清单,放宽医疗、金融等重点行业准入准营门槛,最大限度打破企业全生命周期中的行政束缚,企业准入流程平均缩短70%。其次,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实施全国“最短”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已减至27项;上线全国首个国际投资“单一窗口”,以外资企业登记“五位一体”改革为抓手,率先实施外国企业直接登记制度,优化外资企业登记流程,减免登记申请材料超77%,持续提升外资企业市场准入便利度。最后,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刚性机制,持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超百余项,推进“机器管招投标”“机器管政府采购”,实现交易全程留痕、阳光透明。制度改革诱发的制度红利激发了海南投资活力,目前,海南超七成经营主体为《总体方案》实施后新增。此外,176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南投资,经济外向度达35%。
聚焦关键要素流动
在要素跨境流动领域,海南聚焦人才、资金、数据等关键要素,构建市场化配置机制。在人才引进方面,推进“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和“引育留用”一体化机制,创新出台外籍人才工作、居留许可“一窗通办、并联审批”制度,设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国际人才服务“单一窗口”,落实全国最优免签政策、最高15%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为自贸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在资金流动方面,构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体系,实现资金在EF账户与境外账户间高效便利跨境流动;推进全链条跨境金融创新开放,试点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跨境资产管理等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助推2024年海南涉外收支规模首破千亿美元大关。在数据流动方面,建立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和交易管理体系,首创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制度,覆盖深海、种业等5大领域14个场景,兼顾数据安全底线与跨境数据流通便利度;开展国际互联网数据交互、数据跨境传输“白名单”试点,推动医疗、金融、跨境电商等领域数据安全有序跨境流动;推进“来数加工”业务试点,形成国际数据资源集聚和增值加工新业态。总体而言,海南正在形成“准入+准营+资金+数据+人才”全链条制度型开放。
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但封关运作不是建设终点,而是更高水平开放的起点。在“十五五”期间,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需要锚定制度型开放核心方向,抓好重点任务落实,推动自贸港建设再上新台阶。要统筹好全岛封关运作政策和现有政策之间的衔接与贯通,形成“1+1>2”集成效应。要把制度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深度对接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打造透明稳定、公平开放的制度环境。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高水平开放。要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科学有序安排开放节奏和进度,健全金融、数据、生态等领域风险防控体系,实现开放发展与安全稳定的有机统一。总而言之,海南自贸港要继续在重点领域大胆先行先试,产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引领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