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新疆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总目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锚定中央赋予的“五大战略定位”。“五大战略定位”是党中央为新疆确定的新使命和新方向,是新疆扩大开放、优化产业结构、发挥自身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也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的根本途径。
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随着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站在新起点,新疆要发挥独特区位优势,把自身区域性开放融入国家向西开放总体布局,在服务和支撑国家大局中找准新定位、塑造新动能。发挥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国—中亚峰会等重要平台的作用,深化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国家的务实合作。依托中欧班列、口岸、航空等发达贸易网络,打造亚欧黄金新通道,将辐射欧亚、联通中西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实际效能,为新疆现代化建设打开广阔空间。2024年过境中欧(亚)班列1.64万列,已经连续五年保持在万列以上。新疆逐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开展差别化探索,129项改革任务全面铺开,系统集成和牵引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推动新疆加快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新高地。在国家和援疆省市大力支持下,新疆发展动能更足、后劲更强,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进入新阶段。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建设服务型政府,创建良好营商环境,积极探索符合新疆特点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加快构建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新疆经济向新向强的根本出路,也是打造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的坚实支撑。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打造有竞争力的“十大产业集群”,不断健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夯实新疆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针对新疆发展的困境,加快建设铁路、公路、航空、水利、算力、跨境等“十张网”建设,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天山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相继建成,搭建起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借助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纳央企、国企及本土优势企业集聚发展,高标准开展省区经济协作。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新能源、绿色算力、跨境电商、低空经济、氢能产业、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以改革思维和举措做活南疆“棋眼”,推动新疆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2024年,新疆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国前列,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纷纷投资新疆,市场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推动新疆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现代化建设展现新面貌。
发挥自身能源资源优势,提升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新疆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具备实现创新发展的突出优势和深厚基础。新疆坚持煤炭为基础、油气为关键、矿产为突破、瞄准新能源,全面推进“三基地一通道”建设,加快建设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在服务保障全国的同时,通过“集货、建园、聚产业”等措施,把货物运出去,把产业留下来,实现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产业经济”的能级转换,不断增强新疆发展的内在优势与竞争力。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为国家能源资源生产储备作出了突出贡献。科技和人才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疆积极实施“3+2”人才支持计划,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新质发展成为推动新疆迈向现代化的新动能。
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品,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粮棉油和特色农牧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新疆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实现粮食工作向“区内结余、供给国家”转变。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研发,牢牢掌握种业“芯”,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粮仓”“中国棉库”,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增强,成为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近年来,新疆“陆养海鲜”火爆出圈,2024年水产品产量19.65万吨,稳居西北五省区第一,成为新疆生态养殖的“响亮名片”。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强化联农带农机制,大力发展观光、休闲、体验等生态农业和生态庄园,增强农业发展综合效益,以产业振兴加速推进乡村振兴。
加强边疆地区社会治理,构建国家安全的战略屏障。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民族团结、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融入日常。构建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通过示范小区、示范单位、奶茶会等形式增进群众感情,开展交友联谊、“祖国情·中华行”研学活动增进“五个认同”。加强文化润疆、注重以文化人,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五观”,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涉及民族事务的事件,筑牢反恐维稳的人民防线。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根本,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矛盾纠纷化解渠道,构建“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新格局,夯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基层基础。强化系统思维,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安全,在促进发展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坚决遏制和打击各种分裂、渗透、破坏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提供安全保障。
新疆70年的沧桑巨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一个生动缩影。实践证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完全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新时代,新疆要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国家新发展格局、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中找准目标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紧紧聚焦“五大战略定位”,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承担起国家赋予的国家战略关键支点的核心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锚定方位、增强动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新疆力量。
(本文系“天山英才”培养计划——新疆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和新疆文化名家项目(2024QNYC033)资助成果)
(作者系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