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治理从理念迈向行动的关键节点

2025-11-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11月10—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在巴西贝伦举行。此次大会正值各国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交卷”年,是评估《巴黎协定》建立的机制是否取得成果的重要时刻,更是检验全球气候治理能否从理念迈向行动的关键节点。COP30原定于11月21日闭幕,经过额外一天的努力,COP30的代表们在“加时赛”中就最终协议达成一致。

  COP30谈判取得进展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尼·达斯古普塔(Aniruddha Dasgupta)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表示,COP30谈判取得了进展,使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增加了两倍,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提升了原住民的话语权。这表明,即使在充满挑战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国际气候合作仍然能够取得成果。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政策主管雷切尔·克利图斯(Rachel Cleetus)认为,COP30达成了一项令人鼓舞的协议,即建立公正转型机制,以推动各国实现公平、有资金支持的绿色转型,并为劳动者和社区提供社会保障和经济保障。

  原住民处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一线,与土地的长期关系意味着他们承受着气候变化带来的直接后果,而他们独特的知识积累也为气候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发文称,今年约有3000名原住民代表参加COP30,致力于确保当地社区得到保护,争取获得充足的气候资金。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看到原住民群体在气候减缓和适应方面积累的知识能够反映在气候政策和目标中。

  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世界经济论坛气候与自然经济负责人皮姆·瓦尔德(Pim Valdre)表示,在亚马孙雨林的门户城市贝伦举办COP30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必须将自然作为应对气候危机的核心解决方案。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水和土壤系统,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支持。据波士顿咨询公司估计,全球森林的价值约为150万亿美元。但仅在2024年,热带森林的损失就达670万公顷,与2023年相比激增了80%。

  在COP30召开前夕,巴西总统卢拉宣布启动“热带森林永久基金”(TFFF),承诺将至少20%的资金直接分配给原住民和当地社区,旨在为保护和恢复热带森林的国家提供长期、可预测的资金。巴西帕拉联邦大学(UFPA)兼职教授布鲁诺·索埃罗·维埃拉(Bruno Soeiro Vieira)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原住民和当地社区被认为是森林的坚强守护者。如果传统的气候融资模式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就有必要通过寻找新的融资机制来促进有效的生态修复。

  从长期来看,这个混合融资基金计划总规模达1250亿美元,每年向符合条件的国家提供资金,用于维护其热带森林。在瓦尔德看来,这一机制代表了一种范式转变,即补偿那些保护自然而不是剥削自然的国家。

  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责任

  使用化石燃料是人类活动加剧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尽管超过80个国家呼吁制定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路线图,但这一诉求并未被纳入最终协议文本。尽管此次大会在亚马孙“门户”举行,但COP30协议并没有包含任何阻止森林砍伐和保护热带雨林的重大新举措。在克利图斯看来,COP30延时达成的结果,暴露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履行《巴黎协定》方面的巨大失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核心原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该原则强调各国均需承担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但发达国家因其历史排放和更高的能力,应承担更多责任。然而,COP30是30年来美国首次缺席的气候大会。美国特朗普政府公然藐视多边气候行动,大力扶持美国化石燃料行业,并取消了联邦政府对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支持。

  维埃拉表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缺席使得发展气候治理新模式更具挑战性。从全球范围来看,大多数国家尚未走上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预定轨道。许多承诺仍未兑现,气候指标显示碳排放量仍在上升,这意味着并非所有国家都履行了气候承诺。全球各方都应积极参与气候治理,为建立一个新的多边气候治理框架发挥重要作用。

  COP30被明确定义为“履约大会”——谈判承诺最终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转折点。瓦尔德表示,随着私营部门发展势头的增强、创新融资机制的启动以及自然问题正式纳入气候战略,此次大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政府、企业和民间组织能否共同响应这一呼吁,将决定未来十年能否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所要求的转型变革。

  承认人类面临极端时刻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承认,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在未来几年内将不可避免地被突破。也就是说,未来几年人们无法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对于这种“承认”在气候治理话语中具有何种意义,维埃拉表示,为了在气候谈判过程中创造一个真实的氛围,有这样的“承认”是非常必要的,一些国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正面临的极端时刻。特别是发达国家必须主动承担这一责任,改变使用化石燃料的方式,在为气候基金提供资金的同时开始大规模的能源转型。

  在维埃拉看来,目前的国际气候治理框架不足以减少全球不平等,也不足以为大规模社会和环境修复提供所需资金。维埃拉认为,应当引入“代际责任”或“企业历史排放责任”等框架。“代际责任”应被视为当务之急,当前一代人显然对地球未来的人口负有重要责任。就“企业历史排放责任”而言,化石燃料跨国企业作为全球环境退化的重要责任方之一,必须尊重国家和国际法规,承担相应责任,并为利用此类能源支付大量费用。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龙豪

【编辑:王俊美(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