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定海神针”

2025-11-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重要原则,排在首位的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 院长 高翔:越是伟大的事业,就越离不开坚强而正确的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根本点,绝对不能有丝毫动摇。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局长 陈启清:全会提出的“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管总的、管方向的根本性原则,在重大原则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只有贯彻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原则,其他原则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很好贯彻,才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党的领导是全面的,这就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贯穿其他原则当中。党的领导也是具体的,要通过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等原则来更好体现党的全面领导。
  回顾“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十五五”规划《建议》中用了“极不寻常、极不平凡”这8个字。“十四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经受住世纪疫情严重冲击,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正部长级) 唐方裕:每当关键时刻,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果断决策。“十四五”时期我们取得显著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上,与会同志一致的心声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是党和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最大底气、最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十三五”、“十四五”和“十五五”规划建议文件起草组组长,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国家发展规划工作,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战略部署,使规划成为党中央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 院长 高翔: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五年规划形成了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路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接续做好五年规划工作的根本保证,无论是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还是大国重器站上创新制高点,都非短期政策能够实现,而是长期战略布局的结果。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沈春耀: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五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发挥了“定海神针”作用。在党中央提出规划《建议》的基础上,国务院编制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施,将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主张有效转化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共同行动。
  大国关系牵动国际形势,国际形势演变深刻影响国内发展。《建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变局蕴含机遇,挑战激发斗志。《建议》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 院长 高翔:越是形势复杂多变、任务艰巨繁重,越要坚持运用好、发展好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两个确立”是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每逢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够科学把握历史方位与形势变化,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指引中国人民战胜无数风险挑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全党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议》强调,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力量。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局长 陈启清: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是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以贯之的要求,也是“十五五”时期面对新的形势任务突出强调的要求。这四个“力”,紧密相连、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一整体中,政治领导力发挥着根本性、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它为提升思想引领力、强化群众组织力、增强社会号召力指明清晰且坚定的政治方向。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根本的就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建议》围绕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正部长级) 唐方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是由部署、执行、反馈等环节构成的全链条工作运行机制,是把党中央决策转化为实际行动,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落地见效的机制。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必须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只有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有效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确保各地区各部门在规划制定、政策出台、任务推进中同向发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稳步前进;才能始终保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十五五”规划顺利完成。
  核心就是力量,思想就是旗帜,科学理论是强党之魂。新时代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及时科学解答了时代新课题。通过深入阐述新发展理念、作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决策、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等系统化的党的创新理论,指引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十五五”规划《建议》全篇都贯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建议》强调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局长 陈启清:面向“十五五”,要在深刻复杂的形势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全党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党锻造成一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坚硬钢铁。
  过硬的干部人才队伍是强党之要,坚强的党组织体系是强党之基。《建议》提出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干部队伍现代化建设本领,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和整体活力。强调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 院长 高翔: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基层党组织通过发挥它的政治引领作用、组织保障作用、联系群众作用,确保国家政策在基层有效落地,实现政策宣传、民生服务全覆盖,确保党的声音传达到每个角落,从而巩固党在群众中的信任基础。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只有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确保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从而为实现“十五五”目标任务、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提供根本政治保障。
  《建议》还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作出部署,提出了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基层民主制度等一系列重点任务。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沈春耀: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任务,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推动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完备有力的法治保障。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中,强调了坚持五个“以”。其中一个就是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建议》提出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狠刹各种不正之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局长 陈启清: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惕厉自省、慎终如始,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目标崇高而宏大,任务艰巨而繁重。只有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确保“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落实。《建议》提出,按照本次全会精神,将制定国家和地方“十五五”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等,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监督,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正部长级) 唐方裕:我们有科学理论指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有勤劳智慧善于创造的亿万人民,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像之前若干五年规划一样,“十五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 院长 高翔:现代化曾经是多少代中国人苦苦追寻的目标。它曾经离我们那么遥远,现在却越来越近。我相信,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我相信每一个人都能从“十五五”规划中看到国家和自己的美好前景,从而坚定前行的方向、增强必胜的信心、激发奋斗的力量。
【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