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高莹)11月12—13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外研究国际论坛(2025)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高翔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赵志敏主持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民卿在论坛全体会议上发言。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高翔指出,今年7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英文版面向海内外出版发行,这部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为国际社会观察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未来方向提供了最新权威读本。前不久,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中国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在这样的重要时刻,召开本次论坛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高翔强调,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主席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以非凡的理论勇气、卓越的政治智慧、强烈的使命担当、真挚的世界情怀,为科学解码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供了“金钥匙”。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国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拓展了路径选择,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生机活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带来了崭新气象。中国社会科学院期待与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精诚合作、砥砺切磋,共同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外研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凝聚思想共识,贡献智慧力量。
金民卿指出,历史一再证明,真正伟大的思想从来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既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奉献给世界的东方智慧,为动荡变革的世界增添了宝贵的确定性,为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跳出“修昔底德陷阱”给出了“指南针”。要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研究与阐释工作,积极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传播体系,让更多海外政要、学者、青年充分了解这一重要思想,引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优而变、向好而行、向善而为,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谋求人类进步和世界大同而不懈努力。
哥斯达黎加前总统何塞·玛利亚·菲格雷斯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重要指引。这一重要思想融合了中国悠久的历史经验,影响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数十年来,中国已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通过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等举措,致力于推动建立包容、对话、共同繁荣的新型国际关系。
白俄罗斯前副总理、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汉学孔子学院白方院长、白中友好协会主席阿纳托利·托济克表示,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秉持立足自身历史底蕴、同时借鉴国外发展有益经验的务实精神。当前中国学者及海外中国学界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国际社会形成对中国发展历程、内政外交政策内涵与目标的准确认知,增进对中国的理解与信任。
意大利前社会团结部部长保罗·费雷罗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人类社会相互认同并意识到彼此命运与共,是一项倡导相互尊重、具有普遍价值的主张。这种立场以积极的方式超越了西方自由主义,后者把自身价值观等同于“普世价值”,把本国历史等同于世界历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了关于人类未来的议题,应将其置于21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核心地位。
西班牙共产党主席、欧洲左翼党副主席、西班牙“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何塞·路易斯·森特利亚谈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始终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然而现实形势令人担忧,超过85%的具体议程目标已偏离正轨或陷入停滞。在此背景下,中国于2021年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这一重要倡议以“六个坚持”为核心指导原则,重塑国际发展优先事项,为重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了新的视野与合力。这并非单方面的提案,而是向国际社会发出的构建包容普惠、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真挚呼吁。
英国剑桥大学前政治与国际研究系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认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独创性。这种独创性既体现于已经取得巨大成功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以该倡议为框架,倡导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体现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与西方根深蒂固的联盟观念形成了鲜明对比。眼下,旧世界正在消亡,新世界正艰难诞生,但后者的轮廓日益清晰,那就是以全球南方为基础的多数派主导的全球秩序。
柬埔寨王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表示,全球治理的目标并非权力竞争,而是追求全人类共同的尊严与繁荣。全球治理倡议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对于柬埔寨等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治理倡议带来了新机遇,使其能够在日益多极化的世界中、在全球决策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并获取更公平的发展资源。
本届论坛以“百年变局与习近平治国理政”为主题,设置三场平行分论坛和一场青年论坛,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位嘉宾与会研讨。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