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第七届年会在杭州举行

2025-11-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0月31日至11月2日,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以下简称“高盟”)第七届年会在浙江工业大学举行。本届年会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主办,浙江工业大学承办。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区域国别学构建路径。

会议现场

  在年会开幕式上,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蔡袁强,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书记、浙江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许翰信,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范钧,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以及联合主办单位代表分别致辞。

  在年会特邀报告环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以“区域国别学建设三周年——进展、挑战与发展方向”为题作大会报告,强调区域国别学应统筹发挥好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的“三位一体”作用。

  在引领性发言环节,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创始院长、高盟名誉理事长钱乘旦以“区域国别学的方法论:一点想法”为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区域国别学学科的方法论问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高盟顾问委员会主席杨洁勉以“服务定任务,智库兴任务”为题,强调区域国别学的学界应自觉有效服务国家外交,并加强中国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罗林以“区域国别学的基础价值与应用场景:‘路’与‘车’”为题,阐述了区域国别学作为一切涉外工作的基本知识工具,可以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国际传播、企业出海、城市国际化发展等具体领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评议组秘书长刘鸿武以“两头能落地、中间挑得起:由来、内涵、意义”为题,结合浙江师范大学近年来的系统实践,阐述了区域国别学要“两头落地”,真正成为经世致用之学。

  本届年会还设置了五个圆桌,分别探讨了“区域国别学赋能推动‘四大全球倡议’落地”“区域国别学赋能国际传播:中国故事的区域化表达与分众化表达”“区域国别学赋能企业出海:从中国企业‘走出去’到‘走进去’”“区域国别学如何开展田野调查:与其他学科田野调查的同与异”和“作为本科专业的区域国别学: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等重要与前沿议题。在随后举行的十六个分论坛,200余位学者围绕地理学与区域国别学、区域国别学科史、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区域国别学部分框架性二级学科、人工智能与区域国别学构建等展开了研讨。

  年会上还预告了“区域国别分析师”证书的研制计划,旨在为中国与外部世界高质量互动,尤其是为广大企业出海、构建高质量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提供强大的专门化人才与智力支撑。

  2025年是国内高校区域国别学研究生大规模入学的第一年,今年的高盟年会以钱乘旦提出的“实用、实践、实证的区域国别学”为总主题,下设三个子主题——加强区域国别研究,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区域国别学的基础价值与应用场景:“路”与“车”;区域国别学的田野调查:交叉在地与两头落地,旨在为扬帆起航的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标定航向。

  作为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区域国别学将为中国与外部世界更好互动提供强大的智力与人才支持。

【编辑: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