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及思想理念研究》推进会暨全国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10-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专家学者合影 郭海鹏/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钟义见 通讯员刘佳宁 杨馨宇 郭海鹏)10月18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及思想理念研究》推进会暨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与思想理念”这一核心议题开展多维深度研讨。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刘余莉主持研讨会并作总结发言。郭海鹏/摄
  会上,课题首席专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刘余莉就项目整体设计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她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维度入手,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形而上基础、理想治理境界、实践路径和关键制度,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案例,深入剖析其背后蕴藏的中国智慧,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旨归。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冬梅,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谭英,中央党校报刊社正高编审、《理论动态》编辑部副主任储峰等子课题负责人及核心成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多维度论证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一脉相承。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持工作副主任韩东晖在推进会上作点评发言。郭海鹏/摄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持工作副主任韩东晖,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一级教授王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专家张孝德等与会专家肯定了课题组在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文化逻辑方面取得的重要理论突破。专家们普遍认为,课题研究立足学术前沿、回应国家战略需求,对于深化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建议进一步深化现代化普遍规律与中华文化特质的辩证关系,从哲学层面加强“第二个结合”的学理阐释,推动“魂脉”与“根脉”有机融合,形成兼具民族特质与普遍意义的理论范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一级教授王伟在推进会上作点评发言。郭海鹏/摄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专家张孝德在推进会上作点评发言。郭海鹏/摄
学术研讨会现场。郭海鹏/摄
  刘余莉在总结中表示,课题组将优化研究设计,锚定目标、深耕细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回应新时代发展关切,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夯实学术根基。
【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