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区域国别学学科认知力

2025-10-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讯 (记者查建国 陈炼)10月18日,“全球视野下的区域国别研究:学科交叉与智库建构”高端论坛在沪召开。与会专家围绕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建设逻辑、交叉机制、人才体系与智库实践展开了深入探讨。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章益国表示,对于财经类高校而言,推进“经济学+区域”路径,强化对区域国别经济制度、法律环境及市场文化的深度理解,是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现实选择。今后要继续凝练特色、精准定位,在全国区域国别学学科体系中探索自身的“生态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智库建构方面持续推进,为国家全球战略表达和域外知识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与会学者提出,区域国别研究必须围绕国家和时代需求,强调“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更好地回应国家发展和全球变局的双重需求。在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彭青龙看来,在开展战略研究的多维框架中,应包括地缘基础、大历史和战略文化三个重要维度。具体而言,亟须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素养,倡导培养区域通、国别通、领域通、行业通人才。在方法上,要重视田野调查与基础信息,同时警惕投机式、应景式研究报告,强调前瞻性与预警性,探索多元人才培养路径。

  区域国别学跨学科整合机制、组织模式面临“认知—机制—规范”的三重挑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黄梅波表示,要避免“拼盘式交叉”带来的专业性弱化与深度不足等问题。在强调广度的同时,确保专业纵深与研究能力。通过重构“问题驱动—方法扎实—区域深耕”三位一体区域国别学学科生态,打造区域国别研究人才体系,为中国区域国别学学科长远发展奠定学术制度基础。

  会议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科研处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等单位承办。

【编辑:韩卓吾(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