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理论意蕴

2025-09-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系统总结党和国家治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深化了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实现了理论创新,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这一治疆方略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进行探讨。
  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完善治疆方略。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存在的矛盾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点为指导,科学判断主要矛盾,准确把握特殊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主要矛盾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任务和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新的时代课题。过去,暴恐活动一度突发、频发,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基于这些情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召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会议认为,要深刻认识新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充分认识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来。
  坚持问题导向,实现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在治疆方针上,由之前的“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发展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增添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两项内容。文化润疆表明对于治疆工作而言,文化与团结、稳定问题内在贯穿、高度关联,日益成为制约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内生“变量”;富民兴疆点明了治疆工作的群众基础和价值导向。
  在建设目标方面,由之前的“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发展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增加了“生态良好”这一条,这就补足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维度。新疆作为祖国的西北安全大屏障,不仅要在政治经济的意义上强调,也要在生态文明的意义上强调。总之,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一个逻辑严密、理念先进、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南。
  坚持系统观念,善于算政治账、战略账。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之所以叫“方略”,就在于坚持从政治上、从战略上看问题、抓问题。算政治账就是算战略账,算战略账必须算政治账。只有在算好政治账、战略账的基础上,才能算好经济账、眼前账。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就是善于算政治账、战略账,把这个账算好,就能统筹四面八方,一通百通、有条不紊,治理工作就不会失衡、跑偏、走调。
  做好新疆工作事关全国发展稳定大局,治疆本身也是一个全局,这个全局要立足国家大局来审视、定位、推进。国家对新疆新时代发展的五大战略定位,包括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和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战略屏障,如果仅仅把这些理解为一本单纯的经济账,那就跑偏了。这里当然有经济账,但从根本上是政治账、战略账。
  党中央之所以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把民族团结视为最长远的问题,就是基于系统观念的考量。这不是说要撇开其他具体工作,只管安全稳定,而是要以此为统领,以之来协调全局,在各项工作中做到方向坚定、立场鲜明。总之,算政治账、战略账,首先就要把民族团结、安全稳定这笔账算清楚,把新疆高质量发展全局、全过程算清楚。
  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以凝聚人心为根本”来自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是其内在要求和观念反映。以凝聚人心为根本,在逻辑上具有统领作用,点出了文化润疆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安身立命、长盛不衰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源泉,灵魂与核心在于所信奉和践行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它有三个组成部分,其一是理想信念体系;其二是道德和价值理念;其三是我们经常说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是以上三者最终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超越单纯的“利益共同体”,发展升华为“精神共同体”的根本所在。只有成为精神共同体,文化传承创新才有根基。也只有在精神共同体这里,文化主体性及由此而生的文化自信才能独树一帜、屹立不倒。在此意义上,文化正是成就“人心”、润化“人心”、净化“人心”的精神之本。
  文化润疆首先要确保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对于新疆的发展进步来说,意识形态安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安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安全、新疆各族人民信仰和捍卫的共同道德与价值理念的安全。在此意义上,“安全”的价值同“团结”的价值一样,都是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价值属性和“刚性”要求。
  “富民兴疆”既离不开物质发展,更离不开文化进步。“文化润疆”不等于仅仅用文化艺术活动活跃市场、满足需求,而是要着眼于发展总体,构建强化新疆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阵线、完善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而统筹落实文化艺术相关创新和服务活动,尤其是抓好大众文化健康有序发展和建设好网络精神文明。
  以凝聚人心为根本,富民兴疆、文化润疆还意味着始终坚决同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思想、暴力恐怖活动作斗争,坚决从思想观念源头阻断、铲除反动错误观念意识。
  新疆安定团结的局面,新疆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新疆各族人民浴血奋战、付出无数牺牲取得的伟大成就。新疆的发展进步代表的是中国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民族团结繁荣的不懈追求。人心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心。富民兴疆就是紧贴民生,实现新疆高质量发展,让新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文化润疆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们的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钢铁长城。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审核:李建军
  网络编辑:齐泽垚
【编辑:罗浩(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