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2025)在穗举行

2025-09-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杨欣)9月14日,以“国际秩序变革下的‘一带一路’与全球南方”为主题的第十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

会议现场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马辉表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交织叠加。全球南方国家具有反霸权、谋发展、求正义的共性和特征,正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版图和国际政治格局。中国作为全球南方一员,始终致力于与相关国家一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进开放合作,谋求互利共赢。新形势下,中方将以习近平主席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携手全球南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李心表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四大倡议,为破解全球治理困境、推动共同现代化提供了系统性的中国方案。她认为,广东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紧密,是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创新增长的合作者和文明互鉴的践行者,并诚邀各方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和广东发展的新机遇,共同谱写南南合作新篇章。
  罗马尼亚前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阿德里安·塞韦林(Adrian Severin)认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四大倡议,为全球新秩序提供了系统方案,并成为推动国际秩序转型的核心力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石佑启表示,海丝国际智库论坛已成为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品牌性国际论坛。推动全球南方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是教育合作、人文交流和智库互动的光荣使命和重大现实需要。广外作为重要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全球治理研究基地,将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实现协同发展。
  安第斯议会前议长、秘鲁国际政治研究院院长古斯塔沃·帕切科(Gustavo Pacheco)认为,金砖合作机制和“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南方国家注入了强大动力。他提出,中国在人权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并呼吁通过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深化中秘交流。他还呼吁各国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陈育明表示,当今世界正处在国际秩序深刻变革的历史转折点,“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南方是推动变革的两大关键力量。“一带一路”填补了全球治理“公共产品赤字”,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自主发展的新路径,并推动了国际合作范式从附加条件式援助向平等伙伴关系转变。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回应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发展诉求,推动全球南方团结自强,顺应历史潮流、契合人民期盼,前景无限光明。他表示,广东省社科联十分愿意统筹协调全省社科界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通力合作,深化对“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南南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议题的研究,不断以思想的前瞻性、对策的可行性、建议的可操作性,为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来自五湖四海的智慧与力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球治理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隋广军主持论坛开幕式,他表示,本次论坛聚焦时代之问,汇聚各方智慧,恰逢其时,意义非凡,也是献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0周年校庆的一份厚礼。他希望各位嘉宾畅所欲言、凝聚共识,围绕“一带一路”合作与全球南方国家协同发展贡献真知灼见,为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南方合作注入了持续动力。
  推动民心相通走深走实
  会上,石佑启为阿德里安·塞韦林(Adrian Severin)、古斯塔沃·帕切科(Gustavo Pacheco)、马里奥·奥特罗(Mario Otero)、奥马尔·切阿德(Omar Chehade)、达尔达诺夫·努尔兰(Dardanov Nurlan Kamalbekovich)、玛尔塔颁发特别顾问证书。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与“全球南方”国家在地理上高度重合、历史渊源深厚,二者在促进全球治理中有着天然的协同作用。他表示,尽管未来道路仍面临挑战,但全球南方国家应坚定目标,通过合作与行动推动全球治理迈向新高度。
  萨尔瓦多“埃克托尔•奥克利”国际研究中心创始人兼总干事马里奥·奥特罗(Mario Otero)认为,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等四大倡议为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重要框架。赫克托·奥克利中心将继续与中国及相关国家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全球性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院长张宇燕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相关国家长期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和分工贸易带来的收益。他认为,“一带一路”不仅是基础设施合作,更是为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规则制定中争取话语权的重要平台。
  吉尔吉斯总统直属国家战略倡议研究所副所长达尔达诺夫·努尔兰(Dardanov Nurlan Kamalbekovich)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对吉尔吉斯的交通现代化、物流发展、能源安全和对外经济联系多元化带来重要机遇,该国的互联互通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高度契合。吉方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项目,深化基础设施、贸易和创新合作,推动区域繁荣。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王立勇表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取得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互联互通水平迅速提升、人文交流深入推进、民意基础持续巩固等。未来需继续发扬民心相通工作的有益经验,进一步聚焦共建国家民众需求,增强民众的获得感、满意度,提升人文交流合作水平,推动民心相通走深走实。
  秘鲁国际政治研究院副院长奥马尔·切阿德(Omar Chehade)表示,拉丁美洲应向中国学习发展经验,双方在集体主义、伦理道德等方面有诸多共通点。拉美国家应通过与中国深化合作,实现产业多元化和技术引进,避免发展模式单一化,从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伟光认为,“一带一路”和全球南方的研究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征。他呼吁加强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与“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培养跨学科人才,为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学理支撑。
  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提出,“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化最活跃、规模最大的合作平台,应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他提出十点针对性建议,并表示“一带一路”将成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和合作共赢的重要引擎。
  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李青主持论坛主题发言环节,她表示,当前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重构机遇。本次论坛旨在探讨全球经济变革和地缘政治波动背景下,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全球南方合作共赢。全球南方国家应团结起来,共同捍卫多边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巴西金砖国家政策中心主任玛尔塔(Marta Fernández)、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郭存海、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院长成金珑(Chheng Kimlong)、坦桑尼亚维加纳智库执行主任姆歇瑞(William Mshery)、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阿斯卡里(Hussein Askary)围绕国际秩序变革中全球南方的角色展开深入研讨。
  平行分论坛聚焦国际秩序变革下中国倡议与全球南方的共建、“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人文交流、中非地方政府合作、“一带一路”与中国拉美合作、湾区国际传播,汇聚全球嘉宾,共谋成就、直面挑战、展望未来。
  会议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广东公共外交协会、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
与会嘉宾合影
【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