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满铁史料:日本侵华历史的重要见证

2025-09-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从俄国手中攫取了南满铁路,并于1906年11月27日建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从其成立到解体近40年,其间不仅控制着中国东北的主要经济命脉,而且搜集并向日本军方提供了大量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等情报,掠夺了中国大量资源。1945年日本投降后,“满铁调查部”“满铁图书馆”存藏的绝大部分调查资料及藏书,均留存于中国,目前分散在国内50余家图书馆、档案馆及科研机构。随着对满铁史料整理与研究的持续深入,日本侵华罪行新的佐证不断增添,更为我们了解近代中国城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演变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日本侵华最新佐证
  走进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在7楼的走廊尽头有一扇需要经过特殊程序才能开启的防盗门。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特制的书柜,数以万计的珍贵历史资料——满铁史料就陈列其中。1958年,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率先在国内开启满铁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从大连等地征集、购买了数万种满铁史料、满铁藏书及日本海陆军省、外务省档案的缩微胶片。1995年,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依托现存文献建立了“满铁资料馆”。2016年,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吉林省日本侵华历史研究中心(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
  60余年来,研究中心已初步构建起科学完整的满铁研究体系,并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科研团队,推出《伪满洲国史新编》《满铁与中国劳工》《中日关系史》《满铁调查期刊载文目录》《满铁调查报告书目录》等论著,《满铁史资料(路权篇、煤铁篇)》《满洲交通史稿(20卷)》《近现代日本涉华密档·海军卷(70卷)》《近现代日本涉华密档·陆军卷(152卷)》《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社史资料汇编(50卷)》《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档案资料丛刊(6辑)》以及《满洲交通史稿补遗(8卷)》等一系列大型史料汇编,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侵华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库
  满铁史料是以史为鉴的一手资料。20世纪50年代起,日美等国便有了对满铁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日本相关研究的高峰期集中在20世纪60—90年代,受研究方法、立场观点等方面限制,日本的《满洲开发四十年史》等普遍带有所谓“满洲建设论”等右翼色彩,学术价值大打折扣。欧美学者则侧重于利用满铁资料著书立说,受制于纸本实物资源“枯竭”,近30年来鲜有满铁史料类出版物问世。
  中国满铁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拥有资料存藏的优势,但是受资料存藏地点及管理办法等因素制约,始终处于“小学”和“冷门”状态,成果总量有限,成果质量也参差不齐。改革开放后,随着解学诗等编译的《满铁史资料:路权篇》(1979)、《满铁史资料:煤铁篇》(1987)等史料的相继刊行,才有部分学者陆续深入该领域。
  中国的满铁史料研究起步较早、起点很高,截至目前,已刊发学术论著600余篇(部),但这对于数百万页尚待整理研究的满铁史料来说,仅仅是冰山一角。其中,既有“满铁史料公开范围有限”的影响,也受兼具日语阅读能力和扎实史学功底人才不足的制约。近年来,随着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辽宁省档案馆等馆藏史料的公开印行,先后有50余名硕博研究生加入专门从事满铁研究的队伍。与满铁研究相关的学科领域(特别是日本侵华史、中国抗战史、中日关系史),也有近200名硕博研究生开始将满铁史料作为学位论文的重要支撑。随着东北三省及中国满铁史料中心与数据中心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中国的满铁史料研究必将迎来新局面。
  审核:李建军

  网络编辑:王晏清

【编辑:隋萌萌(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