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生的浪漫!南农学子,这样庆丰收!

2025-09-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 通讯员王誉茜 崔洋 王璐)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之际,南农师生用一场别开生面的“科研展陈+花车巡游”,将农业科技的最新成果搬到校园大道上,呈上一份南农独有的“丰收答卷”。
活动现场 本网记者吴楠/摄
  9月16日上午,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民丰收节·大学生“丰收游”花车展示与巡游活动在该校举行。“‘菊’世无双号”“‘钳’力以赴号”“‘稻’梦空间号”“‘莓’力南农号”“工造未来号”等5辆主题花车依次亮相,寓意“五谷丰登”。
  主花车“‘菊’世无双号”聚焦南农拥有的全球最大菊花种质资源库,呈现引领产业升级的绿色栽培技术和自主培育的茶用菊“南农金菊”等新品种,彰显菊花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价值。“‘钳’力以赴号”围绕南农资产经营公司打造的金秋螃蟹产品设计,凸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稻’梦空间号”以优质大米为核心元素,诠释“科技赋能、粮稳天下”的愿景;“‘莓’力南农号”直观展现南农十余年科技帮扶贵州麻江成果;“工造未来号”则以工学院创新作品为主体,展示智慧农业装备在现代农业中的蓬勃前景。
活动现场 本网记者吴楠/摄
  “‘菊’世无双号”花车创意设计者之一,南农园艺学院青年教师张静介绍,多年来,南农菊花的新品种新技术在20余个省市推广应用,辐射全国70%菊花产区,帮助贵州麻江、湖北麻城等地3万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这次花车巡游活动,正是想让更多人看到,在农业科技支持下‘美丽产业’成为了‘富民产业’,而这背后,是南农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教师团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她说。
大田作物表型感知机器人(左)本网记者吴楠/摄
  活动现场,南农智慧农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博士生苏淼操作演示的大田作物表型感知机器人,引发围观。苏淼解释,这个搭载多光谱相机和AI算法的“田间医生”,不到一分钟就能解析出一块稻田中作物的株高、叶面积、氮素等长势信息,实时生成可视化生长报告。“传统的作物表型检测靠人工测量,误差率还很大。而我们的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识别精度大大提升,数据实时同步到云端平台。”
围观学生 本网记者吴楠/摄
  南农校团委副书记朱媛媛表示,此次活动以花车巡游为载体,将科技强农、文化兴农、青春助农融为一体,展现南农学子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每一辆花车都是一个移动的‘科技展厅’,也是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同学们在欢庆丰收的氛围中,增强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青年学子投身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热情。”她说。
【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