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球治理体系贡献“上合力量”

2025-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5年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天津峰会通过《上合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旨在明确共同目标和原则,增强成员国之间的凝聚力,助力上合组织更好地应对地缘政治冲突、发展鸿沟、霸权主义等全球治理挑战。这表明上合组织正从一个区域性机制,转型为与自身规模扩大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相匹配的全球治理平台。
  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速增效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将长期以来的合作愿景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行动。
  其一,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实现里程碑式落地。自2005年首次提出银行间合作倡议以来,金融合作一直是上合组织经济合作的核心,而关于设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构想,早在2010年就由中国提出。建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意义重大,它将为成员国的基础设施和大型项目建设提供稳定的融资保障,有效破解资金瓶颈,从而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其二,绿色产业合作提质加速。上合组织成员国深知当下的选择决定未来的发展,各国的产业政策需要与公平公正、绿色低碳的目标相结合,并通过国际合作加速包容性创新和技术转移。未来十年,上合组织的产业合作将聚焦绿色低碳公正转型,包括提升生态、资源和能源效率,建立碳市场机制,以及对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进行绿色升级等。
  其三,中吉乌铁路成为互联互通的新动脉。国际交通走廊建设是上合组织成员国经济合作的重要支柱。其中,中吉乌铁路是此次峰会关注的焦点。这条铁路不仅是欧亚大陆重要的战略走廊,更是一条“通向未来幸福的铁路”。它的建成将为沿线国家贸易、投资、工业发展和物流运输创造新的机会,并带来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四个机构拓展
  全球安全治理功能
  当前,国际秩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5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全球格局日益分化,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环境、社会和技术挑战威胁着稳定与进步。
  面对错综复杂的安全挑战,上合组织迫切需要加强多边合作。为此,此次峰会期间成员国元首共同见证了四个安全机构的启动: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信息安全中心、禁毒中心以及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中心。这四个中心的成立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它们将全面提升成员国应对风险的能力,深化战略互信,促进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建立。例如,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将聚焦网络反恐,防止恐怖组织利用网络供给,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切断恐怖组织的资金来源等,维护成员国网络空间的安全与和平。此外,新机制的建立也强化了上合组织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完善了地区预防性安全机制,实现了对欧亚大陆的全覆盖。从此次峰会的安全成果可以看出,未来上合组织将不断提高以预防为导向的安全治理能力,维护上合地区34亿人口的和平与安全,巩固其作为全球安全治理稳定器的作用。
  科技创新合作赋能地区发展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不仅提出了愿景和规划,更明确了具体的合作路线图和机制,将前沿科技视为未来发展的关键动力。峰会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国际合作的声明》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的声明》,并设立了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合作是寻找新的增长点、推动各国国民经济向创新方向转型的重要途径,将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上合组织将通过制度创新与多边合作,为成员国提供一个兼具安全性、包容性与灵活性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并在人工智能治理的规范塑造、风险防范与能力建设上形成独特优势,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架构改革夯实发展根基
  此次峰会决定将上合组织的观察员和对话伙伴合并为统一的“上合组织伙伴”,这一改革完善了组织运行机制,使组织架构更优化、合作更紧密、运行更高效。这次组织架构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深化落实“上海精神”,为上合组织持续扩大“合作伙伴圈”,吸纳新成员国和对话伙伴,参与国际社会互动创造了必要条件。与此同时,改革也有利于“上合家园”建设,使上合组织在未来的发展中形成合力,为动荡的世界注入稳定与合作的力量。
  “致广大而尽精微。”此次峰会不仅为上合组织未来十年发展勾勒出清晰的蓝图,更通过经济合作、安全治理、绿色转型与制度改革等多维度成果,为这一组织注入了新的制度性动能与战略活力。作为覆盖全球人口约42%、成员国GDP约占全球25%的政府间区域组织,上合组织在提供跨区域公共产品、塑造可复制的治理模式、推动包容性发展方面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发展路径与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也凸显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价值取向。未来十年,上合组织能否从区域合作机制迈向全球治理平台,关键在于能否持续深化“上海精神”,协调多元利益、提高制度执行力,并在全球不确定性中保持稳定性与建设性。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的成果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起点。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赵琪(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