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社科关注
>
本网原创
第七届“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前沿论坛举行
2025-08-19
作者:
主办方/供稿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8月10日至11日,第七届“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前沿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的八十多位学者围绕中国古代诗歌与歌诗研究、中国古代制度与文学研究、中医药养生学与文学研究、中国海洋文学与文化研究等论题展开深入研讨。
论坛由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马树华主持。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赵敏俐在致辞中指出,“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前沿论坛始终聚焦学术研究新动态,开拓研究新领域。七年来,在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下,论坛在推动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展示高水平学术成果等方面成效显著,已成为学界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期待各位专家学者继续鼎力相助,共同促进优秀学术成果的转化与创新,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在论坛主旨发言中,赵敏俐从三个方面讨论出土文献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影响,强调出土文献不仅直接或间接地用于文学研究,也极大地开拓了学术视野并深刻影响着研究方法。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教授刘培以“养怡”为切入点,从古代辞赋考察中华文化的养生思想。下半场由赵敏俐、刘培主持与评议。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欧明俊关注陆游晚年诗歌的山水田园书写,认为陆游在反观自省与追寻体认中获得心境的升华与超越。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韦春喜关注宋代史书阅读观与读史诗,认为读史诗的创作本身是表达历史认知、识断与史学思考的一种“意义构建”,不仅属于文学文本系统,更是史学文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论坛分组讨论环节,专家学者围绕“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在拓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疆域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亓晴从《诗经》乐歌的功用出发,梳理《诗经》日常娱乐乐歌的发展脉络,强调《诗经》“寓教于乐”功用在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教化以及对后世娱乐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伏涛教授认为科场舞弊作为阮大钺《燕子笺》中的核心剧情,生动展现了科举制度下举子命运的沉浮与社会百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武君副教授围绕如何合理评价元代诗法展开讨论,提出了“切用”“正途导向”“好诗模型”及“范式推演”的思路。中国政法大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开堂围绕《红楼梦》和《水浒传》,通过文本细读探究中医药知识在小说情节推进和人物塑造方面的作用,同时揭示了文学虚构与医学传播的互构作用。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文科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重点研究团队、“传记与小说”重点研究团队、山东省高校“儒家文化与文学关系研究”青年创新团队、山东省高校“古代图像与文学研究”青年创新团队、先秦两汉制度变革与文学文献跨学科研究团队共同承办。
(主办方/供稿)
【编辑:齐泽垚】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定点帮扶干部行前座谈会
开拓敦煌学研究新领域
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新质生产力论坛在广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