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发展报告(2025)》新书发布会在沪举行

2025-08-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郑成宏) 8月15日上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品牌发展报告(2025)》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高世屹,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中国传媒大学擘雅品牌研究院名誉院长刘瑞旗共同为本书揭幕。作为中国第一本品牌蓝皮书,本书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品牌研究在理论体系与实践指导上迈出重要一步。

  高世屹在致辞中指出,建设品牌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品牌发展报告(2025)》依托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专家力量,从全球经济环境变化与国际经贸规则的视角,对中国品牌在世界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总结,为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主体提供了重要参考。他介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近年来积极拓展品牌与文化出版领域,成立“品牌与文化出版中心”,打造学术出版平台,并计划持续推出“品牌蓝皮书”系列研究成果。

  刘瑞旗在致辞中强调,品牌不仅是交易的载体,更是连接产品、产业与消费者价值的重要桥梁。他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品牌蓬勃发展,并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中国品牌应在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增强自身探索意识,让品牌与产品一同走出国门,为个人、企业、国家带来更大价值。他希望通过品牌蓝皮书,帮助更多人理解品牌的力量、作用与价值,并在制度保障与社会支持下,让中国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沈开艳在会上发布了《中国品牌发展报告(2025)》的研究成果,谈到本书从“品牌出海”的战略意义到产业化升级路径,全面阐述了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性。她介绍了本书的几大看点,主要有围绕“品牌出海”热点关注中国品牌出海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从“产品、产业、行业”的三重维度关注品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首次综合运用国际商标大数据精细呈现中国品牌出海的趋势;揭示“文化”力量对中国品牌出海的重要作用;深入刻画中国品牌在18个不同国家(市场)的发展具象;展望中国品牌在世界的发展前景。

  在互动交流环节,嘉宾就品牌国际化、文化赋能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沈开艳表示,中国品牌应嵌入“双循环”等国家战略,强调对所在国经济与社会的贡献,并融合当地文化以提升竞争力。此次报告选取的18个国家正是综合经济体量、适配度与国际影响力等因素而筛选出的重点市场。刘瑞旗表示,文化对品牌的创立、建设和价值创造有重大作用,应将本国文化烙印在产品与产业中,满足受众的物质需求、情感需求和文化需求。他强调,技术创新与文化赋能相辅相成,理解并融合不同文化、满足个性化需求,才能实现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长久发展。

  《中国品牌发展报告(2025)》不仅是对中国品牌发展成果的一次系统性总结,更是推动中国品牌在世界舞台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学术成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还将持续发布“品牌蓝皮书”系列丛书,助力品牌学研究。

【编辑: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