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当前,一些艺术和人文学科专业经常被人诟病为没有经济回报的专业,甚至还有观点认为,艺术和人文学科专业毕业生的境况可能比没上过大学的人还要糟糕。对此,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商学院高级讲师肖恩·布罗菲(Sean Brophy)于近日在“对话”网撰文表示,经济回报至关重要,但根据最新报告,学位溢价(即拥有学位带来的收入提升)可能正在减弱,很多专业都会受到影响。最明智的决定是了解学位如何影响毕业生的早期工作经历。
布罗菲表示,研究人员分析了2018—2019年67500名英国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后15个月内的工作情况,并询问他们三个简单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你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吗?这符合你未来的计划吗?你是否运用了在大学中学到的技能?研究人员没有关注薪资问题,这挑战了“只有能带来高收入的学位才有价值”这一观念。虽然一些专业如医学、兽医学和教育学的毕业生在上述三个问题上给出了较高分数,但总的来说,8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78%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步入正轨,6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正在运用大学学到的技能。
长期以来,大家都围绕单一指标“收入”来辩论和证明教育成就。但现实是收入仅是其中一个重要指标,而不是唯一指标。还有许多人愿意放弃更高的薪水,换取一份有目标、能发挥才能的工作。这些并非只是“感性”的考量,而是员工保留率(employee retention)、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力。
布罗菲提到,医学等专业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工作有意义的可能性比其他专业高出约12个百分点,认为自己正在运用大学所学技能的可能性比其他专业高出30个百分点以上。但那些被贴上“低价值”标签的学位,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的优势。历史、语言和创意艺术等专业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有着积极的态度。至关重要的是,几乎没有证据显示某些学位会让学生感到失望。那些批评艺术和人文学科类专业“无用”的言论,实际上只是一些人的主观感受。
布罗菲表示,其研究结果将引发更广泛的思考,即高等教育的价值应该如何定义。仅用高收入定义学位价值,会将大学学习贬低为一项金融交易。同时,也会传递出错误的信息,并且可能会阻碍学生选择那些虽然难以带来丰厚收入,但更具意义的学位。毕业生应该具备就业能力,诚然,有些学位确实能比其他学位带来更明显的经济回报,但高等教育关乎开发个人潜能,培养求知欲,并使人们能够为社会作出除了获得收入以外的有意义的贡献。如果人们忽视这些方面,就低估了教育的价值。
(赵琪/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