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作风建设进行到底

2025-08-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作风是党的名片,关乎党的形象,关乎民心向背,关乎党的事业存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开局破题,集中整治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从小抓起,以小见大,以小带大,解决了新时代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引领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带动社风民风持续向好。

  作风问题核心是

  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我们党坚持培育和弘扬了许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中央苏区时期的“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从长征路上的“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到延安时期的“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只见公仆不见官”,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谷文昌告诫家人“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焦裕禄带头践行“干部十不准”,杨善洲坚持“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无不鲜明地反映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展现了党的形象和素质,使我们这个秉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充满强大的人格力量而得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然而,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时时放心不下的高度责任感,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一刻不放松地纠治不正之风,清除妨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消极因素,以优良的作风继续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就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相反,党的作风不正,人民就会心生怨念,党和人民就会离心离德。而衡量党的作风正与不正的根本尺子在于公、私二字。在10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同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只为整个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谋利益而没有任何私利的宗旨。现在看来,许多作风问题都是由于没有摆正公私关系才产生的。除开公然的贪赃枉法、骄奢淫逸,有的人劳民伤财地大搞“形象工程”,无非是为个人升迁捞取资本,有的人热衷画小圈子、搞任人唯亲,也无非是为个人以权谋私提供便利,说到底都是一个“私”字作祟。我们必须时刻清楚地认识到一点,那就是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也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也不能私用。要正确处理公私关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如此才是真正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自然也就能够形成令人民群众满意的好作风。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解决好党性问题是改进作风的一个重要着眼点。要加强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坚持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切实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不搞投机取巧、不搞歪门邪道。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始终牢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建立了新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快速发展起来了”,切实解决好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问题,铸牢共产党人思想上的钢筋铁骨。而党性上的坚定、信仰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地而不是零敲碎打地、实事求是地而不是形式主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特别是认真学习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使学习成果扎实落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加强制度建设是长远之策、根本之策。要善于运用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确保改进作风有据可依。要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科学区分个别问题和普遍问题、某一工作环节的问题和工作全过程的问题、由比较单一原因造成的问题和由深层次复杂原因造成的问题的基础上,做到一一回应、具体解决,坚决防止大而化之的空对空。要增强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遵守制度没有特权、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告诫任何人永远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指望法外施恩,不要对我们国家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的政治铁律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将监督制度执行的工作抓下去,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防止出现“几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的情况。

  作风问题表现多样、成因复杂,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有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四风”问题是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要作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来解决。而要真正解决“四风”问题,还必须进一步认清纠正每一种不正之风时所要抓住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中,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反对官僚主义要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反对享乐主义要着重克服及时享乐思想和特权现象,反对奢靡之风要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切实做到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有的放矢。要密切注意“四风”的新形式新动向,高度警惕其变异性和传染性,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每年都以新招数应对新挑战,确保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不是“雨过地皮湿”。

  领导机关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机关,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对全党全社会都具有风向标作用。越是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越应心存敬畏、严于律己,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真正把优良作风内化为政治信念和道德养成、外化为行为准则和行动自觉。各级一把手都位高权重,特别要按规矩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带头廉洁自律,带头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带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时刻警醒自己位高不能擅权、权重不能谋私。领导干部除了应管好自身,还应重视家庭、家教、家风,管好家人亲戚、管好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是不道德的事情,要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方面为全社会做表率。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编辑:罗浩(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