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社科关注
>
本网原创
《当代文学批评》第一辑在苏州首发
2025-08-06
作者:
吴楠 臧晴 焦亚坤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苏州讯
(记者吴楠 通讯员臧晴 焦亚坤)8月3日,《当代文学批评》辑刊首发式暨“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苏州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当代文学批评》主编王尧在创刊号卷首语中写道,辑刊是当代文学批评转型中的一个环节。“当代文学批评”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存在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外部变化会迅速成为学科遭遇,这常常会转移学科内部问题,而把重点放在如何应对外部之变层面。其实正是这种外部与内部的复杂纠结生成了当代文学批评的内驱力,生成了当代文学批评的当代性。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提到了当下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尖锐性和批判性,只说好话的情况未得到改善,社会各界对文学批评仍不满意。二是回答文学问题的能力减弱,难以对新大众文艺等话题及文学发展中的诸多问题给予及时、有力、令人信服的阐释,且过去的文学性标准难以解释当下问题,重新认识文学性是批评界的重要任务。三是对现实问题缺乏有效回应,文学批评界因未厘清相关概念而缺乏话语权。四是对文学思潮现象研究不足,21世纪以来新的文学思潮现象较少被研究。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楠认为,在当代人文学科面临新挑战、呼唤新作为的语境下,《当代文学批评》的诞生肩负着特殊使命。刊物定位清晰,立足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融汇文学理论、比较文学与跨界视野,致力于构筑兼具思想深度、学术厚度和时代精神的文学批评话语体系。
与会学者建议,办刊要避免同质化,依托苏州大学思想史研究和海外汉学资源,打造1—2个主打栏目,吸引国内外顶尖学者,突出“世界中的中国文学”等特色。内容上,要关注文坛新现象,以规范的标准回应现实议题;重视史料类研究论文,设置相关栏目;加强文本细读的审美批评。形式上,利用辑刊的灵活性,发表长文、论著片段,采用专题论坛、访谈等多样形式。要强化与译林出版社合作,向海外汉学家约稿,利用公众号和网络扩大影响力。
会议由苏州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主办。《当代文学批评》由苏州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与喜境(苏州)文化发展公司联合创办,译林出版社出版发行。
【编辑:隋萌萌(报纸) 齐泽垚(网络)】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将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教学科研
蓝皮书显示广州经济平稳运行
语料库新编目录绘就中世纪医学图景
《当代文学批评》第一辑在苏州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