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 通讯员 任长天 谢佳芮)7月23日,第十六届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YICGG)决赛在复旦大学举行,聚焦“AI治理新愿景:和平、互信、包容新时代”主题,来自全球38个国家近百名选手在初赛中从58个国家300余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第十六届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YICGG)决赛活动现场之一 本网记者 陈炼/摄

开幕式嘉宾 本网记者 陈炼/摄
激发青年智慧 凝聚治理共识
主办方表示,本届大赛决赛动员各国青年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指引,注重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关于“和平、正义和强大机构”的目标诉求转化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时代方案和青年实践,通过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和合乎伦理的制度创新,为世界和平点亮一盏AI明灯。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裁军事务高级代表金垣洙,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上海荣昶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王建明、执行理事长王清韵,以及国际评委团队、华为上海公司代表、各国参赛选手、2025中学生全球治理创新方案设计大赛获奖代表等120余人出席开幕式,联合国大学校长奇利兹·马瓦拉(Tshilidzi Marwala)线上出席。
裘新在致辞中鼓励选手们将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载体,融入治理方案,转化为弥合分歧、连接民心、增进共识、维护和平的数字纽带。希望大赛进一步拓展平台机制,激发青年智慧,服务全球治理。复旦大学将助力搭建促进国际青年交流的“连心桥”,绘就凝聚全球治理共识的“同心圆”。
王清韵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大赛能成为激发创新理念的催化器,以及各国青年收获友谊、成长与担当的重要舞台。基金会将继续支持青年在全球治理领域持续探索与实践,鼓励以创新推动共识、以行动促进合作。
奇利兹·马瓦拉表示,青年的声音应当成为构建国际问题解决方案的核心力量,此次大赛不仅是一场学科竞赛,更是一场治理实践的生动召唤。
创新设计方案 参与全球治理
在开幕式后,金垣洙和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特聘教授、北电数智首席科学家窦德景围绕大赛主题作主旨演讲并与选手交流互动。
据悉,此次决赛,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汇聚YICGG创始地,来自全球38个国家,52所高校的近百名青年选手将携手擘画AI服务人类和平事业的美好蓝图,并提出他们关于这一问题的创意思考。在赛期内,各国选手有关AI技术如何更好服务于世界和平福祉的建议方案将进一步优化完善。
在五天赛程期间,各国选手将被随机分成12支“世界团队”,并根据决赛主题“AI治理新愿景:和平、互信、包容新时代”提出创新设计方案。决赛设有激情演讲(Ignite Talk)、田野调查(Field Work)、全球治理论坛(Global Governance Forum)、世界咖啡屋(World Café)、我们共同的未来议程(We Youth Common Agenda)、最终方案展示(Final Presentation)六个环节,共同见证专家和选手充分的思想交锋与理念对话。
主办方介绍,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由复旦大学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于2007年联合发起,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大学生自主创办的“全球治理”领域国际创新比赛,是激发各国青年探讨全球问题、参与全球治理的渠道平台。大赛通过聚焦世界发展的新议题、新问题来确定赛事主题,并以此征集来自世界各国青年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创新方案,在专家指导和各类头脑风暴活动中,青年选手们将创新创意打磨完善,并最终形成一份来自世界团队的治理方案向评委进行汇报展示。大赛组委会也会将比赛过程中涌现的各类“金点子”整理汇编,提交至国际组织、多边机构和各国政府部门作为参考,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充分激励各国青年以其创新思想,将人类社会的创意智慧投入全球治理,提高青年在全球治理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让青年声音成为全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本届赛事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复旦大学和上海荣昶公益基金会主办,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承办。
与会领导共同启动第十六届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决赛现场 本网记者 陈炼/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