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译心
近日,《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以下简称《文选》)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社科学界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学者们认为,这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威读本和学理化研究的重要依据,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纲领性文献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相较于先前出版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与《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选》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25年4月期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具有高度的集中性,是目前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为系统完整的阐述、最为权威的读本。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庆治认为,《文选》在结构上更加完整,新增加的篇章包含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重要内容,拓宽与深化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议题领域,具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与指导意义。
《文选》收录了79篇形式多样的文献,涵盖报告、讲话、演讲、指示、批示等文体,部分著作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文选》通过丰富的文献形式、全面的内容维度和多层次的论述,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国家战略部署、制度创新实践以及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担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开忠认为,《文选》的维度全面性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性和前瞻性,不仅涵盖生态治理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贯通美丽中国建设与全球环境治理,统筹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更兼顾当前治理与长远发展,平衡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形成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理论体系。《文选》的层次丰富性则为不同层面的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指导,《文选》中既有理念阐释,也有具体部署;既包含宏观论述,也涵盖实践指导,实现了理论原理与具体实践的有机统一。
《文选》以全面系统的战略视野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黄承梁认为,在理论层面,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理念为核心,明确“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文明发展规律,构建了“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在实践层面,从污染防治攻坚战到碳达峰碳中和,揭示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绿色革命,构建了“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方法论和实践论;在制度层面,主张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强调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奠定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论;在全球治理层面,提出“地球生命共同体”等理念,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助力深入系统学理化研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文选》的出版发行,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对我们更深入、系统化、学理化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忠认为,《文选》为我们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是当前深入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和根本依据。《文选》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脉络,为系统化研究奠定了基础,有助于研究者了解各理念提出的背景、过程及相互关系,更系统地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文选》为学理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如“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的系统治理观,突破了传统生态保护的局部治理模式,形成了以系统思维为核心的生态治理方法论。
《文选》的出版发行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等的内在关联性,明确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苏州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方世南认为,《文选》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涵、标识性概念、哲学基础、本质要义和时代价值,深刻理解其原创性、开拓性、前瞻性和世界性的理论贡献;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不断拓展思想研究视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博的维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乔清举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思想指引。这一思想是中国对人类文明进步所作出的原创性理论贡献,标志着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以及思想创新方面的发展新高度。《文选》的出版发行,为新时代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支持,不仅提升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深度,也必将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学术界持续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性阐释与体系化研究,尤其是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概念术语、基本命题论题和理论体系样态产生了系列学术成果。
在郇庆治看来,《文选》的出版发行,不仅实现了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动态形成发展进程上的时间全覆盖,还包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等重要文献,使得学术界可以在更丰富、更权威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深化拓展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更好地阐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理论贡献,从而在科学指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为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就如何全面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学理化阐释、国际化传播,方世南建议,应加强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加大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创新研究,持续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学理化水平;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的高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性视野及其彰显的人民情怀和人类情怀。黄承梁表示,要重点关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世界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推进核心概念的跨文化转译,构建国际学术对话的共通语境,在国际学术界形成理论共振,为构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夯实语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