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的2024】我的中非智库情缘

2025-01-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近日,“汉语盘点2024”揭晓,“智”、“新质生产力”等当选年度热点字词。这些字词不仅反映了时代的脉搏,也深刻映照了我这一年的学术旅程。2024年,我有幸与中非学者在“全球南方”的广阔舞台上携手奋进。
  “智”汇共识
  我与中非智库的情缘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自中非智库论坛第三届会议起,我深度参与了每一届论坛,见证了其发展的全过程。2024年3月,中非智库论坛第十三届会议在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市成功举办,我与四位非洲同仁以中、英、法、阿、斯五种语言,向全球发布达累斯萨拉姆共识。随后,我牵头撰写了著作《全球南方背景下中非共建现代化的理念与实践——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对“共识”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入解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等成果进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习近平主席复信非洲50国学者,鼓励大家继续为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殷殷嘱托,令我们备感振奋。
  “知”行并进
  在非洲研究的道路上,我始终秉持知行并进的理念。2024年,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等多个重要场合提及“全球南方”。我与团队深刻认识到,中非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双方合作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承载着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促进世界现代化的重任。作为中非智库的成员,我们肩负着构建知识共享平台、促进思想交流互鉴的使命。因此,我将与我的团队继续深耕“中非共建现代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积极寻求符合双方实际的现代化道路与中非合作路径。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与全球南方其他国家的智库合作,共同为全球治理贡献智慧。
  “质”创未来
  新质生产力为国际合作注入新动能。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中非双方在提升合作质量、创新合作模式上不断创新,力求以“质”的飞跃,共同开创中非合作新篇章。我们智库致力于探索中非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力图拓宽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实现新突破。我们注重研究中非在科技、绿色、数字等新兴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的方式,推动中非合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努力打造中非合作的新亮点,为双方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共绘美好蓝图。我们坚信,中非新质生产力合作的意义不止于带动经济增长,更在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世界现代化进程。
  回望过去,我与团队以智库为平台,在中非合作的广阔天地中留下了坚实的足迹。每一份研究成果、每一次思想碰撞、每一个合作项目的背后,都是我们对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坚定信念和对“全球南方”共同发展的坚定信心。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智”为引领、“知”为基石、“质”为核心的理念,深化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共逐现代化之梦。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全球南方”其他国家的智库携手并进,共同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智慧,为实现世界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区域国别学院)党委书记、智库执行负责人、浙江省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智库联盟首席专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