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有效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2024-01-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两个标志性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准确生动而又高度淬炼地阐释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特征构成了一个多元立体、丰富生动的有机整体,展现出中华文明具备持久生命力和永恒魅力的文化密码。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中华文明的主要构成元素有治理思想、家国情怀、经济伦理、生态理念、哲学思想、思维方法以及交往之道等,这些元素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这些特性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并将延续下去,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阐明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之后,进一步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民族的突出特性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可以说,具有突出特性的中华文明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也是建立在传统文明基础之上的文明新形态,两者是前后相继的关系。反过来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完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本质要求之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我国现代化基础上形成的文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是在坚守中华文明特性的基础上建设的文明。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为了更好地吸收能量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坚实基础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文明,源远流长且生生不息。因此,连续性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生命线。很多中外学者对这一特性有过论述,如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指出:“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罗素认为,古代中国是唯一从古至今延续的“文明实体”。

  历史事实和实践经验有力地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石。没有文化传统,就没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没有文化传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坚实基础,是贯通古今并走向未来的桥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性是在充分尊重历史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的论断,展现了中华文明厚重的历史底蕴,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未来发展的路,这个“路”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之路。所以说,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驱动力

  中华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永不停歇创新的历史。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是推动我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动力。如果仅仅有连续性,而不能保持不断创新的姿态,中华文明也不能向前发展,更不用说建设现代文明。固步自封只能导致因循守旧并逐渐被时代抛弃。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上,不安于现状、不断推陈出新是推动历史洪流滚滚向前的基本动力。我国的很多文化典籍,如《周易》《诗经》都体现了革故鼎新、推陈出新的人文精神内涵,而这些正是对于创新性的生动诠释。

  创新性是现代文明建设的内驱动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乃至制度文明的建设都离不开创新精神的内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求索过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是发展的常态。特别是在历史发展过程的某些关键时期,不断创新总是使中华民族能够力挽狂澜,永葆发展动力。

  传统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当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回归到老样子,而是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式地发展。

  三、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力保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大一统的传统。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彰显了向内凝聚的向心力。历史事实表明,尽管王朝更替,但是我国九州共贯的大一统传统并没有改变。我国古代哲学就有“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思想,也孕育出“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1899年,梁启超发表在《清议报》上的《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一文提出了“一体”“一统”等概念。他在将中国与欧洲列国进行国体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一体”的概念,认为我国就是统一为一体的国家。后来,他还提出了“国家有机体说”。1988年,费孝通在“泰纳讲演”上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深化了对统一性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论断,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是从思想意识层面阐明了对统一性特征的认识。这与西方国家二元对立及崇尚自由的思维截然不同,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特征和优势。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利益,也是人民的幸福所系。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将统一性提高到中华文明特性层面进行集中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统一性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凝聚力体现,是中华文明体现出来的合力。历史经验和事实也生动地告诉我们,国家统一是人民的福祉,国家分裂是人民的灾难。统一性是我们坚持不动摇的信念,是民心所向,国之所趋。只有国土完整、国家稳定、民族团结,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国家才能保持高质量发展,并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坚实的前提条件和有力保证。

  四、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广阔胸襟

  《礼记》有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异彩纷呈,但是也具备广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气度,及突出的包容性和广阔的胸襟。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包容性体现了中华文明能够同其他文明形态交流互鉴、互通有无、求同存异等优秀的文化品格。各种文明形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本质上都是平等的,也就为包容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特征使得各种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并形成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百花齐放的美好局面,体现了强大的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包容性并不是不假思索地全盘吸收,而是有选择性地吸取其精华和长处,进而形成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蓬勃发展格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世界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秉承着包容性的广阔胸襟,必将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之路。

  五、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依托

  中华民族一贯坚持亲仁善邻、崇尚和平的交往之道。《左传》的“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论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价值取向。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也正因为这样的优秀传统,使得我国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

  我国主张国家之间平等友好往来,不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强加于人,更不会搞文化霸权。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一种崇尚和平的文明。和平是人民的生活愿望,也是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思路,国家才能赢得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并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中华文明的特性基础之上的现代文明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在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转化和发展成果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这种新型文明形态的建成。中华文明五个特性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成就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时代延续、开拓创新、多元共存、和平繁荣并能影响世界的文明,这必将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这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必然结果。正因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崭新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是包含了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现代文明形态,是永续发展的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出发,坚持文化自信,秉承中国特色,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创新,巩固文化主体性,在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特性的基础上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崭新文明形态的早日建成。

  (作者系湖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