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视域下的语言学话语体系建构

2024-01-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是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崇高使命,也是广大社科工作者的重大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学研究在中国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基础上发展迅速,成绩斐然。尤其近几十年与西方语言学方法相结合,其分类更为科学,理论建设与实证研究已取得长足进步,扩大了我国语言学的国际影响力。在中西方语言学思想的碰撞中,我国学者始终表现出卓越的理性思维,保持着语言研究的民族性,兼顾理论原创性与系统性,为我国语言学话语体系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语言学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经历了“模仿”“借鉴”乃至“套用”西方语言学理论及方法论的过程,以致逐渐形成了“跟着别人走”的理念与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语言学在术语体系、理论框架、研究范式等诸多方面仍囿于西方体系,在国际学界仍有“失声”现象。围绕“我们的优势有哪些?”“哪些方面不足?”“未来如何补充?”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在国际语言学界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语言学话语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数字人文技术的不断发展,语言学话语体系建设呈现出新的趋势与动向。其“新”一方面在于对当代中国人文社科领域实践与发展的深入研究和解读,努力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语言学话语体系的新建构;另一方面在于传统语言学学科的转型创新,通过跨学科、跨门类的交叉融合,努力形成新的学术领域。数字人文可以为我国语言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提供新的契机。

  数字人文技术在

  语言学话语体系建构中的理论价值

  语言学话语体系是语言学理论与知识的语词表达,而语言学话语体系研究是对语言学这门学科进行整体、系统、专门探讨,是研究语言学的科学。通过中西方语言学界的有效“对话”,在突出自身优势的同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建构体系,达成共识。我们在“把科研的种子播撒在中国大地上”的同时,亦应关注文明、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一方面,将我国的优秀语言观进行国际推广,使国际学界认识到我国语言文化研究的精髓,这是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的有效方式之一;另一方面,西方语言学的学理思想、概念、方法、流派等也无须抛弃,应促进相互理解,构建语言学学术共同体。从这个角度讲,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横跨文理的方法论,有助于促进不同体系之间的描摹、比较、互补、完善,对我国语言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有着重要的价值。

  还原研究生态,揭示体系异同,具有系统性。通过大语言模型的训练及应用,从核心话题、话语权威、理论框架、研究范式、学术元语言、学会组织等方面解析语言学话语体系的概念结构,有助于改变前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心偏移”“只见点不见线,亦不见面”等问题,亦有助于改变套用西方理论框架进行“被动阐释”的窘境。通过“互为参照”的比较揭示中西体系异同,引起反思,对产生“理论自觉”的核心要素及驱动力进行剖析,可以唤醒学者对学术思维的语言意识,完善其测量方法及工具,阐释内在学术话语与外在学术话语相互作用的“接口”,这样搭建的框架才能更加牢固、坚实。

  语言数据驱动,丰富研究内容,具有开创性。数字人文技术为语言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数据来源,包括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地方方言、社群语言等以往研究中关注较少的语言变体。加之,数字人文技术有利于语言学领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这些文化遗产包括中国传统语言观的文献、手稿、口述传承等,不仅有助于挖掘宝贵的语言资源,也有助于深入理解语言的内在结构及历史演化。同时,通过数字化媒体,这些语言还可被广泛传播。基于语言数据,深入研究社会语言现象、话语策略、权力关系等,有助于理解语言学话语体系中的社会维度,对于揭示社会中的语言偏见、社会认同、权力关系、以全新视角构建语言学话语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体系互为观照,传播中国思想,具有民族性。数字人文技术作为语言学研究的有力工具,有助于体现文化多样性。以语言数据为载体的语言学学理思想可以通过诸如云技术等数字化手段,以文本、音频、视频等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一方面,数字人文技术通过丰富的资源、创新性模式、跨文化交流等方式,加速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话语体系的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进一步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打破文化隔阂。另一方面,数字人文技术有利于国内领域学者修炼好“内功”,既要摆脱受英文所承载的西化知识体系的“裹挟”,又要突破原有学术思维语言所承载的知识内容的“桎梏”,融会贯通中西知识体系,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语言观与价值观,提升中国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力。

  语言学话语体系建构的

  实施方案及对策建议

  语言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是个极为复杂的过程,需要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计量学等多个学科相关理论及方法论的指导,属于跨学科领域,具体实施方案可由三大模块搭建框架。

  语言学话语体系的概念结构和内涵。充分利用数字人文技术,聚焦核心话题、对象语言、术语体系、学术元语言、理论框架、研究范式、研究方法论、发表渠道、学会组织等元素,探讨语言学话语体系的概念结构。分析中西方语言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哲学基础,全面描摹中西方语言研究系统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带着问题意识,从宏观角度分析异同与特征,找出量化与质性分析的角度与对象。

  语言数据驱动的体系对比与分析。基于大语言模型,依据学术语料数据,充分利用统计、计量手段,以及数学的相关定理、公式,以学者类型、期刊类型、语言类型为变量,从热点话题、高被引论文、高被引学者、高被引论文的国家(地区)分布进行多维度交叉分析。其分析的议题涉及,对比热点话题用于探讨语言学术语规范、术语更新、本土元语言等问题;对比高被引论文用于探讨语言学的学术动态与趋势、理论创新与发展、学科交叉与融合、本土理论构建等问题;对比高被引学者用于探讨语言学学术权威与成果引用、学者研究兴趣与焦点、本土学者培养与国际化等问题;对比高被引论文的国家(地区)分布用于探讨民族主体与文化自信、话题选择与成果推广等问题。

  语言学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框架。以民族主体性、理论原创性、术语规范性、学术权威性为抓手,按照互为参照与体系分类相结合、量化分析与质性分析相结合、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从中观角度探讨我国语言学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框架。具体包括:依托中国文化价值观,建构本土语言学理论;合理择取研究话题,把握语言学前沿,不断提升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发展本土语言学术语,适当择用本土元语言,制定语言研究的“中国标准”;基于本土语料驱动,探索本土研究范式,树立“大语言学”理念。同时,提出语言学话语体系建构的保障措施。具体包括:掌握国际表达范式,加强语言理论挖掘;推动学术专题发展;培养专业翻译团队,推介优秀学术思想;培育具备国际视野的刊物,抢占学术发声阵地。

  总而言之,数字人文视域下建构语言学话语体系,有助于揭示不同社会和文化之间语言研究的差异和共性,更深入、更全面地探析语言研究的多重维度。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中的话语模式、语法结构、表达方式等,可以进一步探析文化差异并追根溯源,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话语特征纳入考量,继而关注如何通过语言表达文化认同、社会地位、价值观等信息。数据与工具并驾齐驱,共同推动语言学话语体系研究领域的发展。体系建设并非一人之功,亦非一隅之说,而是需要一大批从事跨学科研究的相关领域学者根植于中国大地,将学术目光聚焦于生动的中国建设实践,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一方面,要求相关领域学者打破学科壁垒、汇聚科研凝力,力求中西方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平衡观”,继而形成强有力的学术共同体;另一方面,更要练好“内功”,树立共同的学术目标,发现共同的学术“问题”,为语言学话语体系构建提供内生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摆脱对西方话语体系的依附,提升我国语言学研究在国际学界的话语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料库驱动的英汉语言学话语体系对比研究”(21BYY04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中华优秀海洋文化外译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项江涛(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