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白皮书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2023-10-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晏清)10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全球文明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白皮书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大学监察专员,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平台首席专家吴付来出席并致辞。课题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主持研讨会并做总结。

研讨会现场

  吴付来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向国际社会正式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全球文明倡议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有着深刻的有机联系,诸多议题有着较大的研究阐释空间,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理解和探讨。全球文明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丰厚文明底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提供了具体方向;全球文明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照亮了人类前行之路。未来,当代政党研究平台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全球文明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宣传、阐释和落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大学监察专员,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平台首席专家吴付来致辞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曙光就“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何种意义上将会被这个世界带来重大的变化,在何种意义上改变这个世界?”问题展开探讨,并从七个方面进行了解答,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了全球治理思维方式,描绘了国际秩序美好的途径,标识了大国外交的发展方向,开创了人类文明的转型形态,打开了两制并存的历史空间,匡正了世界历史目前阶段的奋斗纲领。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曙光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安东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由一个制度推翻一个制度,而是长期的两制共存。但是,共存不意味着没有斗争,甚至有的时候可能还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全球文明倡议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说是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希望,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符合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潮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要以斗争求团结、以斗争求合作,扎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安东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参赞陈文兵认为,文明交流互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存在密切的理论与实践联系,文明交流互鉴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重要内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在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他提出四点建议:始终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参赞陈文兵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发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提出,到底是对内,还是为了对外?强调的是国家制,还是全球制?是最终实现我们能够把意识形态的冲突,把思想观念的冲突,把政治制度的冲突,最终都消灭掉,还是最终推动一套关于全球问题解决的中国方案?同时他建议从构建知识体系、思想体系、声音体系三大体系入手,深化对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学理思考和哲理阐释。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徐宝锋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教授刁生虎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着全人类共同价值,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是“两个结合”的生动实践,更是对西方推行所谓“普世价值”的全方位超越。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教授刁生虎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侯衍社认为,要用系统观念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运用系统观念看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性,用发展的眼光和变革的办法稳步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生机勃勃、开放包容的体系,不同地域区域、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体量发展阶段的国家,只有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就可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加强合作,谋求共赢。中国将总结的越多的地区和国家携手努力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各国发展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附和当今世界形势和各国和平发展的诉求,其愿景是美好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在其展开过程当中一定会彰显出更加鲜明的真理力量和实践效果,赢得越来越多国家和民族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并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中一步步变为美好的现实。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侯衍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兼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王旭从西方法学乃地方性知识出发,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底层逻辑,彻底改变了靠斗争来形成人类秩序的旧有观念,改写了法治的历史哲学、国家哲学、价值哲学。在分工和竞争的基础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强调我们的一致性,强调我们面对命运的不确定时的同心敌忾以及命运休戚与共的精神气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兼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王旭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汪亭友提出要结合“四个自信”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普世价值,并分析了其中的理论基础、时代条件、现实需要和管理基础。他认为,人类命运体理念的提出既具有可行性又具备必要性,全球文明倡议倡导的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不是一个简单的交换关系,而是不同文明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的共同体。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汪亭友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何虎生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观,提出以大历史观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人类文明史理解全球文明倡议时代价值,从而更好把握两者的内在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思想解放,告别西方殖民思维、西方中心论,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有之义。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何虎生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文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立意高远、内容丰富。未来,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中,要着重结合具体议题,探讨具体的对接机制,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朝着可操作化方向逐步推进落实。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朱晓琦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国外交的引领作用,梳理了“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在推动各国开放包容、团结合作、共谋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将给世界的繁荣稳定带来更多的红利,推动人类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朱晓琦

  王义桅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逻辑:告别西方文明的话语霸权,成为自己,成为文明,还原文明的多样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史自主知识体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谱系,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他以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例做了深入分析,提出,西方实行了现代化,并且强调目前为止要实现现代化只有学习西方并依附西方,所以西方的制度及其背后的文化被说成是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其他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就要实行西方制度,放弃自己的传统。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打破这种神话,还原现代化的本质涵义:各种文明成为自己,走符合自身国情现代化道路;现代化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非西化。

课题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

  与会者一致认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的发布正当其时,它全面介绍了中国“三大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和生动实践,旨在增进国际社会了解和理解,凝聚广泛共识。未来,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更加深刻理解和领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价值、世界意义和历史意义,更加坚定地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旗帜,同世界各国携手,为和平发展尽力,为团结进步担当,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开创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讨论环节,与会者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的语义学、宗教学、人类学等难题和挑战,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人类故事提供了智慧和引领;平台课题“全球文明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和文明底蕴,即全人类共同价值和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CPPS)是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的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平台聚焦中国政党、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西方政党三大研究领域,着力推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研究阵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和全球学者交流的舞台平台。近年来,平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秉持“大平台、大项目、大交叉、大团队、大融合”的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学科为引领,促进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推动基础性、战略性、前端性问题研究,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端智库。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