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第十六次学术大会暨首届青年论坛召开

2023-07-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7月7-9日,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第十六次学术大会暨首届青年论坛在河南信阳举行,与会学者围绕新时代应用写作理论与教学创新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议展现了中国应用写作学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新取向,通过会议交流展现了汉语应用写作在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的最新研究进展。本次会议展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对于高端写作的强调。高端写作是本次学术大会出现的关键词,由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会长洪威雷提出。高端写作要求应用写作对社会运行规律深刻领悟,对社会发展前景主动影响,对民心民意及时表述,对公正、公平、正义持续呼唤,自觉地将国家的新时代发展理念融入笔端。这是应用写作者的崇高使命,也是应用写作的价值所在。

  二是对机器写作的挑战做出回应。王红玲、何海平在论文中表述:“根据人工智能计算模型,秘书工作中60%的部分都可被人工智能替代。文书写作技能在AI能力所及范围内,被替代的概率高达70%”。文章强调,人工智能替代给应用写作利用人工智能提供了机会,但是也会带来问题。宋时磊、马云骎等的论文进一步指出,深度人工智能对文本内容生产造成了极大冲击,比如可以根据人类的问题生成特定语言风格和类型的文字,还可以生成一段主旨和主题一致但表达语气和风格全然不同的文字,这对写作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与标志的本质属性以及应用写作学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应用写作学科必须思考面对。

  三是关注写作教学学科建设。应用写作教学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经国治世写作人才培养的百年大计。应用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进步也是学科进展的题中之义。教学学术是基于学术的视角,聚焦教与学的研究。美国学者博耶认为,大学教师的学术工作包括四个不同而又相互重叠的部分: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运用的学术、教学的学术。他认为教学同样是一门学术性的事业。

  论坛期间,专家学者专意学术,讲者厚积薄发,力展所学;听者全情调动,对话于心;评者提要钩玄,直戳要害,会场放论,会下散谈集议,无不关联应用写作话题,两天的学术会议是一场令人长久回味的精神盛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