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与培养

2023-04-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由此汇集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历经五千年的沧海变化与沉淀后,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气质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筑起了坚固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了中华民族集体的智慧,形成了独特丰富且成熟深厚的文化体系,并且融会贯通,呈现出深邃圆融的文化思想内核。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得益于教育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蕴含的宝贵教育资源也是其得以辉映万古的关键所在,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育人之本是教育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具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素养是一种人们通过后天的学习与积累从而习得养成的各种知识、品德以及能力等等,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可塑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则是个人在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研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的知识,从中汲取思想养分,在通过后天的一系列自我习得与环境熏陶后,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品德、内在品质与文化能力。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个体认同。

  随着各级教育的普及推广,教育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效,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与骨干力量,本科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本科生作为本科教育的主力军也是我国国家建设与民族振兴的人才储备力量,这要求本科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要有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与科学精神,同时还要具备求善的人文素养,这些构成了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整体方向,也说明了本科生是具备继承、弘扬和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力的主导力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与培养最合适的作用对象。

  加强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与培养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与培养有助本科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本科生虽然在知识技能等诸多方面都很不错,并享有专业性更强的教育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科生都能拥有健全的人格。从获得本科生的身份起,他们也逐渐需要与社会接触,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未完全成熟的年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所带来的挫败感与不适以及社会身份转变带来的种种压力都可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与培养在本科生教育中体现出尤为重要的作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言必信,行必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皆济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不在诉说着理想的人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与熏陶无形中影响并塑造着本科生的人格与精神,支撑着他们克服困阻,走向广阔天地。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与培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举措。在全球化的21世纪,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从内涵与精神上为本科生建立起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使其对本民族文化充满信心,树立起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与发展的不竭动力,进而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坚定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大放异彩。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藏的精神内核有利于本科生弘扬爱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与培养现状

  近年来,我国愈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先后出台了许多政策。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培养成为中国现代化教育的重要命题,但我们应清晰地认识到,当前本科教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与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

  (一)外来文化与网络文化冲击,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积极性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从边缘与沉寂再到重生与复兴的过程。但早年长时期的静默和疏忽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下了一些“后遗症”,发展步伐缓慢只是其中之一,外来文化“鸠占鹊巢”导致青少年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冷淡更令人警惕,这也是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与培养存在的困境之一。以西方流行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颇受大学生的青睐,对其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成长于新世纪的大学生来说,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背景为他们接触西方主流文化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然而,西方流行文化往往伴随着意识形态的渗透,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同时,互联网对于新生代大学生的冲击也为其文化价值判断带来了一定的破坏力。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充斥着新鲜奇特的事物,独特的网络亚文化吸引了大学生的注意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度被边缘化。外来文化与网络文化占据上风,学习主体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不高,进而导致本科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疏离,这是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与培养的一大障碍。

  (二)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存在结构性矛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局限性强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由于经验空缺,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初期大多依赖国外高等教育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建设的需要,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完成了从美国的通才教育模式到苏联具有计划经济色彩的专业教育模式的转变,在细分类别的情况下,专业数量越来越多。细化了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时社会建设的人才缺口,满足了经济建设的需要,但其弊病也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逐渐显露出来。过于狭窄的专业面与知识面使得学生进入社会后在工作转换中呈现出明显的后劲不足,阻碍了个人发展。虽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高校专业都在数量与方向上有一定的调整,更多地体现综合化特点。然而,时至今日,专业与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单一化的知识结构极大地限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在本科教育中的教育与培养。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在此情形下许多高校专业的设置更加注重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其课程设置也随之变得更加重视专业性与应用性。再加之大多数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多以选修课程的形式存在,极少纳入必修课程范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边缘化做法,导致本科生在人文素养积累上的薄弱与不足,即使在自主学习时他们也可能带有功利性心理,倾向于学习对未来就业更有帮助的知识和技能。过细的专业分类带来了狭窄的专业口径与对专业性的偏重导致了本科教育对人文素养的弱化,在这样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中,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与培养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流于表面,教育形式单一

  形式化、刻板化的教育形式是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显性的短板所在。值得关注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紧密结合是当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广泛且最常见的手段。思政教育随着改革春风吹进高校课堂,开始了其萌芽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更是提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当前思政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修课。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高度重视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戏曲史》等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从文学、历史等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诚然,思政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扩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本科教育中的教育面与传播面,但这并不能被看作是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与培养的保障。思政教育自身面临过于形式化,理论枯燥、课堂呆板而不受学生欢迎的困境,学生不重视思政课堂,不愿投入其中更无法从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渊博与深厚。与此同时,师资力量水平的参差不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部分教师文化底蕴不足,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度不高,只是简单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表层嫁接于课堂之上,而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交融,学生从认知层面无法全面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魂,再加之僵化的教学手段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导致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素养培养的缓慢发展。

  此外,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形式丰富度不足,载体过于单一。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知识的传授,而高校举办的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的文娱活动力度较小,且形式过于传统,不具有时代性,新时代下思想多元的本科生对此反响并不热烈。部分高校虽有例如“国学社”“书法社”“文学社”等学生社团的存在,但因其为学生组织,在活动的筹备等方面权限不够,且其影响力与吸引力远不如高校其他以音乐社、舞蹈社为首的文娱社团以及以提升技能为目标的应用型社团,例如英语社、辩论社等等。形式化的课堂教育与单一性的活动形式造成了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与培养“内忧外患”的尴尬境地。

 

  二、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与培养的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十分广泛,可供选择的教育资源也极其丰富。因此,高校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并不统一,部分高校选择与自身教育特色以及办学教育定位相符的内容,也有高校可能选择自身擅长的领域或是出于师资力量等考量来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无法面面俱到并不意味着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选择上的随意性与随机性,应在新时代、新发展、新要求的背景下,充分考虑本科生个人发展的需求,确立高校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内容选择的基本标准,为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提供主要方向。

  (一)以传统经典为主的知识型内容

  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构建经典诵读课程和教材体系作为基础资源保障。2021年中宣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以文字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是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基础、最常见的教材,传统经典的诵读与学习是感受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择之一。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基础传统经典读物,以及其他海量的诗、词、赋、文、曲都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的载体,传统经典的诵读、讲解等文化实践有利于本科生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与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二)以传统精神为主的思辨型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久不衰不只是因其在文学艺术上的丰硕成果,更得益于其蕴藏的深刻思想与深厚精神力量。它涵盖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主的传统美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民族精神以及“天下为公”的社会理念等,这些都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精神范围。除此之外,传统哲学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重要部分。中国传统哲学更注重人的生命本性,中国传统哲学长期讨论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以及“情景合一”的命题更是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真、善、美的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现代教育的一股教育思潮,而同样具备思辨性与批判性的中国传统哲学在生命理念与精神价值上更具有中国文化特点,是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本科生塑造健全人格,坚定人生信仰,提高自身气质与修养提供不竭动力。

  (三)以传统技艺为主的技能型内容

  传统技艺承载着人类祖先的智慧,传达了特定的文化精神、民族工艺与审美艺术,每种技艺都带有民族文化的烙印。传统技艺包括:陶艺、茶艺、剪纸、皮影、刺绣、木雕、舞龙、戏曲等等。此外,技能型的还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传统美术等等,它们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门类。技能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于知识型与思辨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其在传习的过程中注重演示与实践,相较于文本理论,技能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受到本科生的青睐。

  (四)以区域文化为主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内容

  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与培养不仅要注重共性内容的涵盖,也要有各自特色的体现。前已谈到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教育与培养在空间上具有差异性,但通过因地制宜的培养政策,这种差异性就有可能成为高校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的特点所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可在通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大湾区所特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例如深圳大学将移民文化、特区文化、改革开放文化等作为通识课程向大学生讲授;华南理工大学、星海音乐学院作为首批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粤剧)传承基地”的高校,为粤剧开办了《粤剧唱腔与身段表演》《粤曲唱腔入门与赏析》等多门粤剧板块课程;惠州学院将广东传统民俗绘画艺术龙门农民画的相关课程纳入了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并开设“农民画与民间美术研究”等新兴交叉课程等。通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内容为主、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辅的教育模式,共同铸就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上的独特之处,使区域文化在本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成为大湾区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的点睛之笔。

 

  三、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与培养的策略构建

  本科生属于高等教育人才,不同于其他教育层次的学生,多元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与本科生个人的成长阶段特点,使得本科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与培养无法简单地沿袭照搬或一成不变。同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本科生是一股新生的力量与源泉,在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本科生具备了更强烈的主体意识、思维意识与创造意识,是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因此,高校需在深入全面地了解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后,针对实际情况与具体问题建立起适合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与培养的策略体系。

  (一)建构系统专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1.专业教育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培养

  本科教育依托于各大类别的专业,本科生在少部分通识教育学习的基础上,主要围绕本专业的知识领域展开学习实践活动,可以说专业学习支撑着本科生的教育体系与教育形式,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这也意味着,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化教育无法与本专业学习并列进行,再加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浩如烟海,在不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学习的情况下,本科生无法面面俱到地吸收并消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因此,将专业教育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养,发掘专业课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体系建构行之有效的方式。专业课程专注于相关领域基础知识的传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容易忽视事实以外的偏向价值内容的教育。例如工科的园林设计专业可以开设《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古代园林鉴赏》《园林设计发展史》等课程,在帮助本专业学生更加全面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促进自身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2.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要建立适合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和培养的教育体系,不能只依靠课堂教学与课程的设置,显性教育虽然在教育过程和结果上可以凭借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以及评估反馈机制等具有一定直观性的手段,但这并不能代表教育效果的直接体现,例如考试等教学结果测评无法体现本科生自身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意愿。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隐性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渗透本科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对本科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人格魅力、个性修养等起到影响作用,促进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养成与提高。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将本科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当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展示校园人员良好精神面貌的同时培育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3.提高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其素质能力、教学方式以及在教学中的言传身教等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汲取与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虽然以人为本教育观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处于教学地位的弱势。发挥教师在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是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体系建构的重要环节。部分教师长期进行专门化的研究,虽然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在人文素养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领域的基础却较为薄弱,无法系统地为本科生传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或是在专业课课堂上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此外,一些专门从事人文课程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授课老师大多来自人文学院等专业学院,而非专门成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师资力量。虽然这些教师有较高的人文知识和素养,但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公共课程的授课时,他们可能照搬人文专业的授课模式,这对其他没有人文背景的选修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不适应,可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应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与人文素养,适当成立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授课的师资力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对应的教育体系提供专业力量,充分发挥教师在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与培养中的引领作用。

  (二)扩大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配置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物质保障,高校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在以课堂为主的设施基础上增加符合时代性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备的物质基础为高校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与形式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提供物质支持。

  1.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传习所与社团

  高校可在二级院系的基础上以全校学生为对象,成立不同类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传习所,传文化、传精神、传历史、传技艺,负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介与传播,并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还可成立一定数量的校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生社团,包括艺术、体育、文娱等传统项目社团,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志愿者协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俱乐部等等,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此外,可组织并邀请各地和各民族的民间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入驻,担任历史顾问与技术指导,与其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展开更深入的交流。

  2.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平台

  随着媒介传播样态不断革新与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与作品的文化内涵及其媒介表达形式日趋丰富,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传播效果。数字化时代,以AR、VR、5G、ChatGPT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发展不断重构着文化传播实践,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实践产生出更多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受众依靠技术的力量与视听作品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并在其中更为沉浸地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传达出的魅力。高校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平台,通过校园短视频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矩阵,同时注重人工智能的传播作用。高校可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媒体科技展厅,提供AR、VR等可穿戴式设备,为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设备支持。同时,数字技术特有的互动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遥不可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触手可及的文化产品,在这个具身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展示带来了新的时代面貌。

  3.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研究中心

  高校可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研究中心,或依托校内现有研究机构,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研究,旨在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与相关理论,探寻新发展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内涵与新价值,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方式以及实践活动的创造性突破。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研究中心的成立可为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授课提供优质且专业的师资队伍,有利于整合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与培养给予更科学的帮助与服务。

  (三)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氛围,加强实践体验

  1.打造良好的学术生态

  良好的学术生态是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在教育与培养过程中进行思想交汇与学术交往的场所,为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创造了一个充满科学的、学术意味的交流环境。打造氛围轻松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生态是高校培育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方面,高校可通过客座教授的形式,面向社会邀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组织机构人员进入校园为本科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系列学术讲座。另一方面,定期举办一定规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沙龙,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相关人员以及学习对象本科生创造小范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交流平台,在学术沙龙中,本科生可以平等地与专家们进行交流对话,从而促进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探寻。

  2.注重仪式化实践与非仪式化的日常体验

  仪式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能够提高本科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与参与热情,进而唤起本科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高校可结合每年的传统节日,面向全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娱节目,包括各类演出以及比赛等,同时,定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周”,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成果,可与相关专家、附近院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经验交流。在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仪式化实践的同时,也要关注本科生非仪式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常体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本科生的生活日常,注重在身体感上的体验,即在日常生活中身体所获得的各种文化性感受,通过仪式化的实践活动与非仪式化日常体验的潜移默化使本科生自身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学习与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过程中,以自我传播与人际传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本科生个人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与培养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结构性矛盾以及教育形式单一、流于表面等问题,高校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建构,提高教育环节的系统性与专业性。其次,应扩大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旨在为本科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育创造物质保证。最后,高校应通过学术讲座、学术沙龙等形式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氛围,并通过形式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本科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与日常体验。如此,才能满足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期待,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事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与方向。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闫勇)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