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康德哲学的时代价值

2024-05-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班晓悦)4月22日正值康德诞辰三百周年,“我们时代的康德——康德诞辰三百周年纪念大会”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

  与会学者提出,重新探讨与审视康德哲学在我们的时代仍然活着的精神,以重新理解我们自身,重新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认为,康德是一个跨时代、跨时空的伟大哲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敦华提出了康德哲学与我们的时代特征相契合之处。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程乐松介绍了北京大学康德哲学研究的传统。

  在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张志伟看来,康德哲学的最大难题是理论理性的自然概念与实践理性的自由概念的相容问题。今天它体现为人文世界观与科学世界观究竟如何兼容的难题。康德学会前主席曼弗雷德·鲍姆强调了康德所处的时代与康德哲学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出康德哲学作为欧洲启蒙运动的一部分,受到了洛克、沃尔夫、休谟等众多哲学家的深刻影响。北美康德学会主席丹尼尔·萨瑟兰强调了康德数学哲学的重要性,认为这不仅对理解康德的批判哲学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理解当代数学哲学,尤其是数学认知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康德学会主任韩水法认为,康德理论哲学是以方法著称的哲学体系,并从三个层次简明勾勒出康德哲学的方法体系。

  “理性事实”或“纯粹理性的事实”是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对“理性事实”概念进行了新阐释。他认为,康德使用“理性事实”这个概念的本意就不是阐述一个观点,而是提出一个问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王路表示,康德提出的许多问题、认识以及理论成果在今天也许已经成为常识,但是他的分类方法依然具有研究价值。探讨康德的分类方法,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康德的形而上学,对于哲学研究也有启示。波士顿学院哲学系约瑟夫讲席教授德莫特·莫兰讨论了胡塞尔对康德现象学的接纳与批判,揭示了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概念本身就是对康德思想的激进解释。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通过介绍康德哲学著作在中国的出版和销售情况,说明康德哲学不仅在中国学术界影响深远,而且具有大众性的广泛影响。

  会议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与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康德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康德学会)联合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刘娟(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