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历史学
>
史林传真
武汉纺织大学思政通识公选课《尚美中国》第六季开讲
2025-04-28
作者:
明海英 徐喆 郑婷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徐喆 郑婷)4月17日,武汉纺织大学思政通识公选课《尚美中国》第六季首讲在阳光校区开讲。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罗锦银以《品红楼 学纺织——从〈红楼梦〉感受纺织之美》为题,生动讲述《红楼梦》中服饰文化与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学校在纺织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
“当我们逐字逐句品读《红楼梦》时,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与他们身上所穿着的纺织服装紧密相连。书中的服饰描写是中华纺织文化的缩影,更对当代人的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一部‘纺织百科全书’”。罗锦银讲述了《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反映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审美价值等方面的价值。他通过解析书中丝、毛、棉、麻等服饰细节,揭示纺织技艺与社会文化的深层关联。如“软烟罗”窗纱似烟雾缭绕,“雀金裘”以孔雀金线织就,既体现古代工艺的精妙,也暗喻人物命运起伏。罗锦银谈到,书中提及的纺织品与清代纺织技术高度契合,而贾府华服与粗布麻衣的对比,更映射出封建社会的阶级分化。
罗锦银结合央视纪录频道正在播出的《丝绸之国》节目,分享了学校参与该片创作与录制的历程。该片首次以丝绸为核心,系统地回顾了中国丝绸从古老工艺到现代科技的转变,突出了“丝绸不老,青春中华”的主题。多年来,武汉纺织大学以科技赋能,让传统纺织焕发新生。如校长徐卫林院士团队历时八年研制的“嫦娥五号”月面国旗,“嫦娥六号”月面国旗采用玄武岩纤维和智能织造技术;全球首条无水乙醇染色生产线,实现零废水排放,破解印染行业环保难题;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打破国际垄断,织就APEC国礼级羊绒围巾……
“纺织不仅是‘衣被天下’的民生行业,更是支撑国家战略的关键科技领域。”罗锦银在课上谈道。从民生到航天,纺织的边界不断拓展。他从传统纺织、现代纺织、大纺织、超纺织、未来纺织等方面展示了武汉纺织大学在纺织科技领域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成果。他举例阐释说,学校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助力火箭减重99%,为“天问一号”提供耐高温密封装置;柔性电子织物可监测人体健康数据,智能防寒服亮相冬奥赛场;人造血管、无铅辐射防护服等生物医用材料突破“卡脖子”技术等。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齐泽垚】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丝路考古揭示人类命运与共
数字政府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化融合
创新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