逨 盉

2025-08-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逨盉,通高48.5厘米,宽51.4厘米,重52.4千克。器身整体由龙、凤、虎三种动物组成,呈现出龙腾虎跃凤呈祥的吉祥画面,使器物在庄严肃穆之中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成分,表现出作器者的独具匠心。该器现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盉为酒器和盛水器。青铜盉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盉的基本造型为圆腹,带盖,前有流,下设三足或四足。商周时期,盉口大,腹深,流直,多为分档式袋足或柱形足,商代足则多做成空心。春秋战国时,盉口变小,腹部扁圆,流往往做成弯曲的鸟头或兽头状,蹄形足较为常见,有的蹄形足还做成动物形象。许多盉都加上弯曲的提梁,并用环索钩住盉盖与提梁,造型轻盈秀巧。古文献说其为酒器,用以调味。古人用酒是按一定比例兑水的,古籍中所谓的“玄酒”就是指兑酒之水而言。从出土情况看,盉主要是盛水的。它若与酒器组合,则用水以调和酒的浓淡,与盘组合,则为盥沐之用。

  逨盉酷似现代的扁圆形壶,器身呈扁圆形,长方形口上有凤鸟形盖。凤鸟引首高昂,喙微卷曲,展翼欲飞。器身与盖用虎形链及双环相连,虎作向上爬行状,头左偏而尾上卷。直管状流,流端作龙首状。鋬呈龙首向下喷水状,下有四兽足。腹部两侧纹饰相同,分别由三圈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变体夔龙纹、重环纹和蟠龙纹。盉正面饰重环纹,盖上凤鸟颈部饰羽状纹,流上饰扭曲状的环带纹。器盖内有铭文3行20字,铭曰:“逨作朕皇高祖单公圣考尊盉,其万年子孙永宝用。”

  逨盉是祭祀礼器,它将天上飞的凤鸟、地上跑的猛虎、水里游的蛟龙,作为沟通天地、人神的使者,使天地人三者合而为一。由于周人将动物视为具有无限神力之神灵,因此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除宗教祭祀意涵外,也富有一定的政治意义。贵族通过青铜器上神秘、肃穆的动物纹样,令人望之崇敬、生畏,以威吓被统治者,达到巩固自身地位及权威之目的。逨盉还巧妙利用直颈前伸的虎颈作流,流端雕塑虎头形,由虎口“喷”出来的酒,则不是一般的酒,应是“神酒”了。而威风凛凛的老虎连接着刚强雄健的龙和柔美仁善的凤,情态生动,更是一种龙腾虎跃凤呈祥的生命力呼喊和释放。

  盉这种青铜器出土的比较多,它们大多个体较小,造型和纹饰相对简单,像逨盉这种体形较大、纹饰繁缛、装饰华丽的并不多见。临潼出土的西周早期王盉、扶风出土的西周晚期它盉、山西晋侯31号墓出土的鸟盖人足盉,其形制皆与逨盉相似。从器形观察,逨盉的铸造工艺比较复杂,器身、流、盖、虎链等是分多次浇铸而成,繁杂的工艺反映出当时青铜器铸造的较高水平。

  (作者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编辑:杨阳(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