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自主的教育史学科知识体系

2024-04-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段丹洁)3月30日,“教育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暨《外国教育通史》(21卷本)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外国教育通史》(21卷本)的出版,是教育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工作的一部分,它转变了传统的外国教育史学科研究范式,凸显全球与多元化视角以及中国视角,是革新性的转变,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套书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吴式颖教授与福建师范大学李明德教授主持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外国教育通史”最终研究成果,也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表示,此次《外国教育通史》(21卷本)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教育史研究的集大成式著作,在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本套书的编写集合了老中青三代外国教育史学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指导下,汇聚了他们对外国教育史研究的新观点、新思路,展示了中国的外国教育史研究的风采与面貌。北京师范大学也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像教育史这一类的基础学科,进一步推进中国自主的教育学知识体系基础建设工作,以便为相关学科不断产出高水平、原创性、标志性的学术成果创造条件。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肯定了本套书的重要贡献,以及外国教育史最新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重要价值。顾明远表示,《外国教育通史》(21卷本)打破了过去外国教育史研究以西方为中心的特性,在重点论述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教育的同时,对非洲、南美洲、北欧和亚洲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也做了全面考察,套书丰富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国教育学科建设与保护作出重大贡献。顾明远认为,教育的本体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学界应加强教育本体性研究,理清教育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对外国的教育理论、思想、实践进行历史研究,有助于理解教育的真正内涵,探索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建设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大有裨益。

发布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编辑李艳辉表示,此次出版的《外国教育通史》(21卷本)集外国教育史学者研究之大成,是教育史学科领域的标志性成果。相信套书的出版将为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为促进中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深厚基础,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外国教育通史》(21卷本)总主编吴式颖表示,套书坚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承全球史观和多元文明观,在占有充分史料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面地展示外国教育历史发展的进程及规律,以期为中国的教育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随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传媒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外国教育通史》(21卷本)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以时间为经,以国别为纬,运用目前收集到的最新史料,系统翔实地阐释了从原始社会至21世纪初外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在系统展现外国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与制度历史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与教育的社会性关联及其作用机制,集中诠释了外国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教育精神与教育智慧,并本着“以史为鉴,烛照未来”的宗旨,一方面总结外国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有关教训,另一方面展望外国教育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趋势,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启示与借鉴,也为进一步更好地了解和研讨全人类的伟大教育事业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此次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承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教师教育分社协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