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生态系统为支撑推进产教融合

2024-03-28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在创新驱动发展大背景下,推动产教融合,目的在于通过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的融合释放以往未能有效转化的知识动能,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更重视知识的传播和生产,知识是否应用以及应用的效果如何未引起充分重视。当前,国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最有效的动能就是基于知识的创新创造价值。产教融合的逻辑就是让高等教育在知识应用中大有作为,使产业在知识应用中“反哺”高等教育,在互动循环中实现双向赋能。
  “三螺旋”结构
  不足以支撑产教深度融合
  实践中教育和产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秉持不同的价值目标,遵循不同的发展逻辑。在自然状态下,教育和产业并不会自发形成耦合状态。政府通过政策激励或契约规训营造一种具有牵引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这两个异质性系统才会产生互动的愿望和可能。在某种意义上,产业、教育和政府构成产教融合的“三螺旋”结构,企业、高校、政府三个主体缺一不可。但产教融合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又远非“三螺旋”结构足以支撑的。三个主体协调一致的行动的确可以将这个新型系统建立起来,但它能否成功却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三个主体能否协调一致。在这个系统中还存在很多其他生态因子以及诸多偶发性因素,更何况由于异质性的客观存在,协调一致本身就很困难。实践中,产教融合需要创新生态系统作为支撑,在这个系统中创新是主要目的,生态是本质要求。
  新时代高度强调创新,重视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但值得注意的是,创新不仅是指从无到有,还包括基于现有知识、思想和技术的传播扩散以及应用而产生的创新。完整的创新精神既包括科学家精神,也包括企业家精神。高等教育系统在新知识的创造上孜孜以求,在新知识的商业化方面却缺乏产业意识。同样,企业在新知识的商业化方面需求旺盛,但在新知识的创造上支撑力欠缺。无论如何,创新是彼此共同的追求。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只有以创新为目的建构的融合系统才会产生内部黏性,创新链条和创新精神在这样的系统中才有可能有效地黏合。
  新时代也高度重视生态性。任何系统,包括社会系统,都需要形成类似于生物群落那样的自然生态系统。如此才能形成内生性的良性循环,系统也才会具有韧性。产教深度融合需要一个生态系统,所谓的“教育产业化”或“产业知识化”更多的是描述一种趋势。从维护多样性与异质性的角度出发,若边界消失,教育真的产业化了或产业真的知识化了,将会出现难以想象的局面。但从推动产教融合角度出发,我们又无法否认,当前的教育需要产业意识,产业也需要科技创新,而产业意识和科技创新又需要一块共同的“栖息地”,即创新生态系统。
  近年来,“三螺旋”结构在产教融合初级阶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了产教融合从无到有。但从有到深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阶段,这个阶段不是某种规划有序的机械性结构能够推动的。机械结构和人为设计的制度空间往往会抑制创新,产业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培育需要的是创新和创业的生态系统。与机械结构或制度空间相比,生态系统具有更显著的灵活性和容错空间,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创新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在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生态主体都有自己的生态位,主体间既是基于生态位的竞合关系,也是基于生态位的共生关系。当下产教融合面临的困境并不是相关主体“不作为”或“少作为”,而是“作为”的“不自然”或“不生态”。换言之,由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缺失,当前产教融合最大的困境就是生态位困境。
  建构创新生态系统
  突破产教融合生态位困境
  理论上,创新生态系统既是实现产教融合的条件,又是产教融合发展的目标。成功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具有内部黏性的,不会因为某一项政策驱动而短暂聚合,也不会因为某一项政策停止而分崩离析。生态主体间既竞争又合作,既独立又共生。当前,政府牵头打造产教共同体、区域联合体、示范园区等,某种意义上就是在为产教融合营造一种小生境。但在小生境内,各种生态因子能否产生“化学反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是难以规划且不受掌控的。
  事实上,产教融合只能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要突破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的边界,建构一个新型的创新生态系统。教育主体和产业主体需要做的是在这个新型的生态系统中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而不是在经济主义或机会主义的过度驱使下错置组织使命。
  建构创新生态系统关键在于突破生态位困境,这需要政府、产业和教育系统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需要强化创新服务职能。在创新生态系统中,高等教育和产业的良性关系并非政府主导下的强耦合关系,而是创新型政府扶持下的松散耦合关系。这就意味着未来需要更多地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以推动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企业和企业在竞争中走向合作,在独立中走向共生。强化“看不见的手”并非要弱化“看得见的手”,而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强化创新型政府的创新服务职能,使政府角色从政策驱动或契约规训转向创新服务,鼓励多样性和竞争性,鼓励高校和产业进行创新机制的“元创新”,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空间和社会环境,从而激活创新生态系统中各生态主体的竞争活力和创新潜能。
  其次,产业需要超越内部经济思维。在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中,知识具有创新、创造的价值,这是产教融合的逻辑起点。但对于产业而言,高等教育系统所生产的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能否转化为生产动能或新质生产力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由于更加聚焦商业化,知识型龙头企业的研发能力往往不亚于甚至超越了高校的知识转化能力,它们往往也更青睐于内部经济模式;而中小企业则更重视短期经济收益,进行知识投入的动力和能力都有欠缺。但从建构创新生态系统来看,内部经济模式也会造成系统生态位的缺位。因此,产业需要超越内部经济思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系统开发者”的角色推动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的建构。
  最后,高校需要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时至今日,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对于大学是否需要进行发展范式转换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无论坚持哪种发展范式,高校都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走出象牙塔是高校的社会责任,但无法回避的是,当前高校在整体上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存在课程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结构性供需矛盾等问题。高校的困境也映射了经济和社会的困境,即结构不兼容造成的系统性困境。就高等教育系统而言,其创新创业能力相对匮乏。为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高等教育系统需要强化产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更需要强化突破边界的探索精神。当务之急是走出制度依赖或资源依赖,合理调整组织规划和行动路线,以产教融合为契机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的建构,以创新生态系统的建构为目标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常熟理工学院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玲(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