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润申城•嘉定丨社科嘉友站”主题理论对话活动在沪举行

2025-09-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理润申城•嘉定丨社科嘉友站”主题理论对话活动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为响应近日印发的《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的“建设浦东、闵行、嘉定三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917日,“理润申城•嘉定丨社科嘉友站”主题理论对话活动在沪举行。与会学者聚焦“以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发展”主题展开讨论,围绕新时期产城融合的创新路径与发展策略作了交流。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上海市嘉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共同启动嘉定工业区“理享桃溪”宣讲团产城融合主题宣讲活动 本网记者 查建国/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上海市嘉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共同启动嘉定工业区“理享桃溪”宣讲团产城融合主题宣讲活动。 

上海市嘉定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超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 

  上海市嘉定工业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超致辞时表示,工业区将以世界级产城示范区的目标为指引,积极推动产城融合发展,高标准谋划联影小镇,将联影小镇打造成服务产业、服务人才的优质承载空间,以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探索和实践。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学研究室主任詹宇波研究员,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教授,联东集团副总裁、高级经济师夏永军作主旨演讲 本网记者 查建国/ 

  在主旨演讲环节,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西方经济学研究室主任詹宇波研究员提出,城市发展重点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这一重大转变对产城融合提出新要求。他认为,新时期产城融合应注重产业协作与创新驱动,通过链主企业引领构建区域产业生态,推动中心城市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同时,需促进公共服务共享和“产、城、人”深度融合,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发展。产城融合没有统一模式,应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和人才需求差异化推进,并对地方政府治理创新提出更高要求。未来应重点关注产业链协同、数字化智慧化、低碳融合和人文深化等方向。 

  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教授认为,全球创新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新兴经济体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为产城融合带来新机遇。打造一流人才生态需把握数字时代特征,推动数据要素流动与数字技术应用,积极吸引高技能技术移民与创新人才。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机制,避免“千城一面”,注重市场驱动与政企协同,发展具有独特竞争力的融合模式。建议通过强化链主企业引领、建立新型研发机构、培育“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与资金链“四链融合”,建设高品质城市载体与智慧基础设施,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以制度型开放融入区域协同发展,为新质生产力成长构建新型生产关系。 

  “一个地区产业做得好,一定是产业载体充分满足这片地区产业发展需求,这个产业载体一定高质量运营。”联东集团副总裁、高级经济师夏永军认为,产业园区高质量运营是推动区域产业集聚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上海正以“智造空间”和“工业上楼”为抓手,聚焦高端、高附加值制造业,提升单位空间产出效率。园区需注重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前期精准定位、专业化设计,到严格成本控制与工程质量管理,再到市场化招商机制和智慧化运营服务,缺一不可。建议园区围绕主导产业构建生态,通过低成本、高品质的载体和数字化招商工具吸引链上企业,借助全周期企业培育增强黏性,实现政府、园区与企业共赢。 

活动互动交流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 

  在互动交流环节,专家学者与来自上海市嘉定区的企业、园区及政府部门代表,围绕创新生态构建、人才引进培育、空间规划优化等议题展开讨论,共同为推动嘉定乃至上海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据悉,“理润申城”一站式基层理论宣传普及项目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各区共同举办,依托上海社联学科优势与人才优势,发挥专家学者推进理论宣传“深下去”的关键作用,着眼区域发展重点、基层治理难点、群众关心热点,为基层解疑释惑,为发展把脉出招,为治理凝心聚力,形成专家学者、理论工作者、基层治理实践者共论、共建、共治的“思想磁场”。 

  会议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嘉定工业区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共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协办    

【编辑: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