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数字合作向前发展贡献“金砖力量”

2025-08-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5年7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本次峰会以“加强全球南方合作,促进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治理”为主题,汇聚全球南方国家智慧,共享数字时代创新机遇,推动“大金砖合作”高质量发展。

  打破垄断、坚持主权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竞争的核心要素。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技术封锁、数据霸权、标准制定排他化等手段,企图在全球数字治理空间延续其传统地缘政治霸权逻辑,从而阻碍全球南方国家的数字主权发展。

  金砖国家积极倡导构建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国际数字治理新秩序,通过国际场合发声、自我实践以及团结协作,打破数字垄断陷阱,维护数字发展主权利益。

  第一,争取全球南方数字发展“话语权”。在过去几年间,金砖国家持续发出集体声音,提出具有独立性、代表性的数字主张。特别是2025年6月通过的《第十一届金砖国家通信部长会议联合宣言》中,成员国明确表示,应加强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政策协同,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数字分裂主义”,强调应尊重各国在网络空间的主权。此外,中国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和阿联酋提出的“国际人工智能政策六大核心原则”,体现出金砖国家希望通过对技术伦理、安全与公平的关注,打破现有数字治理的不平等格局,为全球南方国家争取更大的制度发言权。

  第二,维护全球南方国家数字主权。金砖国家也在积极推动数字治理体系的本地化、去依赖化建设。例如,中国率先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主张数据跨境流动应在互信、协商和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俄罗斯加强对本国数据主权的立法保护,推动关键数字基础设施自主可控;印度以“数字主权”理念为基础,推动本土数据本地存储与平台管控机制;巴西和南非则在本地区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南方国家主导的网络安全合作框架,维护本地区的数字主权。

  第三,共创全球数字治理新秩序。全球南方国家要联合起来,在标准制定、数据规范、网络安全等关键领域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拒绝无条件被动接受由发达国家设定的单边规则。金砖国家通过坚持独立、自主、公正的数字发展道路,共同塑造一个公平、非垄断、真正多边的全球数字治理新格局。这不仅有利于全球南方国家的长远发展,也为全球数字文明注入更多元、平衡、可持续的力量。

  弥合鸿沟、共享红利

  在全球进入数字时代的进程中,数字技术正逐步重塑各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模式。然而,数字红利的分配并不均衡。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数字鸿沟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扩大趋势,使得一部分人无法平等参与和受益于数字化带来的发展机遇。数字技术不应成为少数国家、少数企业的垄断“游戏”工具,而应当成为世界人民的公共产品。

  2025年《评估金砖国家普遍且具有意义的互联互通》(Assessing universal and meaningful connectivity in BRICS countries)报告显示,“大金砖”国家内部存在城乡、区域、性别、代际之间的明显差异,成为制约共同发展的突出短板。正因如此,构建一个普惠性的数字命运共同体,必须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公共服务、数字能力建设三方面入手:

  首先,夯实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是打通数字瓶颈的首要环节。没有连得上的网络,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包容。中国近年来积极参与非洲、拉美和亚洲国家的5G通信网络与海陆光缆建设,通过共创“数字丝绸之路”推动数字互联互通;印度则在“数字印度”(Digital India)战略框架下,致力于在边远乡村普及光纤网络和移动宽带,截至目前,已为超过21.8万个村接入光纤网络;南非提出计划,明确将学校、医院诊所以及警察局等机构作为优先连接目标,力图实现基础数字接入的全民覆盖。这些实践表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不仅是国家层面的“硬连通”,更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软支撑”。

  其次,推动数字公共服务的普惠化,是实现数字红利全民共享的关键一环。在教育方面,随着在线课堂、虚拟实验室的发展,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接触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中国推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区域,支持乡村学校接入名师课程资源;在医疗方面,远程诊断和智能健康管理平台使得边远地区居民也能享受到城市医疗专家的服务。南非的“MomConnect”计划通过手机短信和App,为偏远地区孕产妇提供产检提醒、健康指导和心理支持,累计覆盖超过200万女性;在政务方面,通过一体化的电子政务平台,民众可以随时随地办理各类事务,提升了政府服务的效率与透明度。阿联酋的数字政府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将90%以上的政府服务数字化。这些数字公共服务的推广,不仅降低了社会服务的成本,更提升了边缘群体对政府的信任感和参与感。

  最后,促进数字经济赋能基层就业,是推动经济普惠发展的现实路径。在金砖国家中,电商平台、数字金融服务、短视频经济和远程办公正迅速发展,为中小微企业、个体劳动者和农村群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收机会。例如,中国的“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使大量农民和手工艺人足不出户,在家就能实现收入增收;巴西数字支付系统(PIX)的迅速发展成为助力本土电商平台的重要引擎。这些新模式正逐步形成“低门槛、高参与、多样化”的数字经济生态,为普惠式增长注入新动能。

  释放潜能、共筑未来

  随着技术革命的持续演进,金砖国家不仅从数字技术的引进者、使用者逐渐转变为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更在前沿科技领域展现出自主研发和引领趋势。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数字身份系统等核心领域,金砖国家代表的“全球南方”正在形成多样化的创新路径,逐步摆脱对技术核心国家的依赖,开辟具有自主性与包容性的数字未来。

  中国近年来在AI基础模型、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方面发展迅速,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平台。“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在多语种能力、算力优化方面表现突出,为非英语国家提供了更适配的基础AI模型。同时,华为、阿里云等科技企业积极参与拉美、非洲等地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输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动“技术走出去”与人才培养。

  印度的“Aadhaar”全国数字身份系统覆盖超过13亿人,是全球最大生物识别身份项目,为印度政府精准扶贫、教育补贴、医疗补助等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同时,“UPI”即时支付系统构建起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金融生态,不仅推动金融普惠,还促进小微商户及农民的数字经济参与。这些系统的开放接口还鼓励了本土初创企业的爆发式发展,形成国家开发平台,民间投入创新的协同模式。

  巴西则走在全球南方国家人工智能治理立法的前列。其出台的“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应将伦理、安全、普惠性作为AI发展的核心原则,随后于2023年通过“人工智能法案草案”,规定了AI在司法、公民权利、数据使用中的责任边界。这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发展与监管并行的政策示范样板,凸显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治理议题中的主动性与规范力。

  在“全球南方”广泛创新浪潮的推动下,金砖国家也日益展现出塑造全球科技治理格局的潜力。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实现技术联合研发、知识共创、平台共享,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自主权,还能建立起相互依赖、互利共赢的创新伙伴关系,为推动数字合作向前发展贡献“金砖力量”。

  (李俊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谌园庭,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