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深化战略协作,共筑安全新格局

2025-05-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5月7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前往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在莫斯科举行正式会谈,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会谈后,双方共同签署并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声明指出,中俄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持续稳定全方位向前发展。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俄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着重要责任。通过加强合作,中俄将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战略协作,共同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在联合声明中,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准确判断,双方明确表示将大力推进“全球安全倡议”与“欧亚大陆安全架构”倡议(以下简称“两大倡议”),不断提升中俄战略互信,共筑安全格局。这一举措不仅代表着国际安全治理范式的重塑与创新,也为破解地区安全困境,完善全球安全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坚守历史正义,维护战后国际秩序

  两大倡议的推进首先立足于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联合国宪章宗旨的坚定维护。声明强调,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应当坚决捍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我们应以史为鉴,清醒意识到:无数反法西斯战士和各国人民的付出与牺牲,奠定战后和平国际秩序的根基,开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纪元。双方坚定维护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和历史正义,反对一切篡改、歪曲和污名化历史事实的行径,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潮,传承历史真相。

  回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可以清楚看到战后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根本导向的国际秩序并非无本之木,而是战后基于国际社会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而确立的秩序与原则,其中关于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禁止使用武力等,也成为构成现代国际关系的主基调。声明中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维护,实则是强调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重要性。以规则为国际秩序正常运转的保障与各国共同遵循的框架,实现世界各国的和平共处,合作共存。回顾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国际规则的承认与遵守,是国际行为体之间存在稳定关系的基础,是国际社会开展合作交流的前提。中俄两国强调规则的重要性,正是着眼于维护国际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只有在规则框架下,各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对话,才能建立互信合作,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在当前全球性问题加剧,局部战争与冲突频发的动荡环境中,共推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所需。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却试图推行所谓以实力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破坏了国际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对国际秩序的严重冲击。我们坚决抵制这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行为,呼吁各国践行联合国宪章的初心,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有力维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

  倡导多边主义,凝聚国际共识

  在全球安全治理面临严峻挑战的今天,两大倡议的提出本身就是多边主义的生动实践。中俄关系是多边主义实践的典范,两国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机制等多边框架内密切配合,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作出了重要贡献。2024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24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彰显了互利合作的强大生命力。中俄两国倡导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到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的行动当中来,重申中俄关系是建立在多边主义之上的外交关系。

  多边主义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其历史可追溯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确立。二战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治理体系逐步完善,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历史反复证明,当多边主义得到弘扬时,国际局势就相对稳定;当单边主义盛行时,世界就会陷入动荡。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多边主义展现出新的时代价值。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网络安全、公共卫生危机等全球性问题,没有国家可以独自应对。因此,倡导多边主义,凝聚国际共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单边主义和强权外交的抬头与回潮,正在严重破坏国际秩序。某些国家奉行“本国优先”,肆意退出国际协议和组织,严重影响了全球共同市场和发展的稳定。这种行为违背历史潮流,破坏国际互信,加剧地缘政治紧张。

  多边主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是应对全球挑战的必由之路。在当今世界,各国应共同努力,倡导多边主义,凝聚国际共识。通过加强多边合作,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机制,促进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动国际秩序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增强国际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保持战略平衡,塑造国际安全态势

  当今世界正面临自冷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核安全形势,中俄两国共同推进的“全球安全倡议”与“欧亚大陆安全架构”倡议,在维护战略平衡、防范核战争风险方面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核威胁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国家在核力量建设上采取了单边主义和扩张主义的做法,不断推进核力量现代化,增加核武器数量,提升核武器的打击能力。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国际战略平衡,还引发了地区和全球的紧张局势。此外,核技术的扩散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地区国家试图发展核技术,甚至寻求核武器,这不仅威胁到地区安全,还可能引发核军备竞赛,进一步加剧国际安全形势的不稳定。在这种背景下,维护国际战略力量的稳定与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维护国际战略力量的稳定与平衡,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降低核战争和世界大战爆发的风险和可能性。国际战略平衡是指各国在军事力量、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等方面保持相对均衡的状态。这种平衡使得各主要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处于相对或大致对等的状态。因此,在这一体系当中的任何国家如果想单方面改变现状,挑战现有平衡,那么很可能会招致整个体系内其他国家的一致反对,进而难以获得任何有意义的战略预期。任何单方面改变国际战略力量平衡的行为,无论是通过核力量的扩张,还是通过部署反导系统等手段,都会破坏国际战略力量对比,破坏整个体系的均势状态,进而增加核战争甚至世界大战的风险。因此,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反对任何单方面的军事扩张行为,维护国际战略力量的稳定与平衡。

  推进两大倡议不仅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合作框架,也为维护国际战略平衡和防止核战争风险提供了具体路径。“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各国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安全问题。这一倡议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合作框架,有助于各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应对核威胁。通过加强多边合作,各国可以在核不扩散、核裁军等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维护国际战略平衡。“欧亚大陆安全架构”倡议旨在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平等的欧亚大陆安全体系。这一倡议强调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符合欧亚大陆各国的共同利益。通过加强地区合作机制,各国可以在核力量建设、反导系统部署等问题上达成共识,避免因误判而引发冲突。前者的实现,必然要以后者的成功实践作为前提,同时后者的实践经验也将为前者的落地实行提供前瞻性的探索。欧亚大陆作为全球最大的大陆,是国际社会力量竞争与冲突的核心区域。纵观历史,欧亚大陆生乱,将影响甚至改变全球局势,换言之,一个稳定的、和谐的国际社会环境,离不开一个稳定的、和谐的欧亚大陆安全局势。

  当前,中俄关系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发展态势。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复杂演变的新局面,中俄双方重申将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致力于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全球战略稳定架构。中俄合作大力推进“全球安全倡议”与“欧亚大陆安全架构”倡议,不仅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也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中俄通过推进这两大倡议,向国际社会传递了明确信号: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只有回归联合国宪章初心,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保持战略克制与定力,才能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这不仅是两国关系在新时代的重大进步,更是对塑造全球安全新格局的重要贡献。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