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与治理赤字交织,全球发展亟需汇聚更大合力。作为最具普遍性、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在引领全球发展进程中承载着新的时代重任。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坚定支持联合国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积极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在联合国成立八十周年的重要节点上,回顾其历史进程,汲取宝贵经验,探索未来全球发展的可能路径,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联合国推动全球发展八十年的角色与挑战
自1945年成立以来,联合国通过设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专门机构,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国的职能与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发展成为引领全球发展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多边机制。联合国致力于反对侵略、维护和平、促进经济合作、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联合国宪章》确立了普遍安全观与和平观,强调通过国际合作解决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球性问题。联合国不仅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关键力量,也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重要平台与核心枢纽。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自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合法席位以来,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各项事务,在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大会及专业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始终以建设性姿态深度参与联合国规则制定与体系建设,广泛加入各类国际条约与多边机制,截至目前,中国已加入600余项国际条约,是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中国还持续推动联合国改革,着力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参与度,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有效履行财政责任,大力支持联合国各类发展项目与机制建设,广泛参与人道援助与全球公共卫生合作。在南南合作、减贫发展、气候援助等领域,成果斐然,如设立“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中国累计出资1.2亿美元;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或动员的气候资金已累计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的系统性重构:国际力量对比加速调整,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持续推进,传统全球治理体系权威削弱,规则碎片化加剧;联合国治理效能面临严峻挑战,治理结构代表性不足,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有待提升;逆全球化倾向加剧,多边主义遭遇冲击,南北发展鸿沟不断加深,贫富差距持续拉大;技术发展不均加剧数字鸿沟与劳动替代,削弱发展中国家竞争力;气候变化与生态危机恶化,现有环境治理体系协调性不足,责任分担不均,资金与技术支持短缺,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二、中国推动联合国引领全球发展实现路径
(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回答“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推动各国在全球事务中实现利益共享、权责共担,携手打造更加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国际秩序。作为新时代中国对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弘扬真正多边主义,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国始终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持续推动联合国在全球发展议程中的协调和引领作用。自2017年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首次通过有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决议以来,该理念先后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人权理事会及联合国大会等多个重要文件,并已连续七年在联合国大会的相关决议中得到体现,逐渐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则。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亦指出,践行多边主义的核心目标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将继续深化与联合国各机构的合作,提升理念在全球治理实践中的引领力、凝聚力与行动力,为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世界注入不竭动能。
(二)践行真正多边主义
“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强调尊重彼此差异、坚持平等协商,致力于实现合作共赢。表现为国际事务由各国共同参与、集体决策,推动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面对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强权政治抬头的现实,中国始终坚定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主张文明平等互鉴,反对阵营对抗与意识形态划线,强调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反对“伪多边主义”,坚定推动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发挥中枢作用,深化全球减贫、教育、环境合作,提升全球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三)全面落实“三大全球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共同组成了中国关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建设性战略框架和解决方案,集中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性问题上的智慧贡献与责任担当。中国将持续深化与联合国各机构间的战略协同、机制对接,推动倡议内容融入联合国具体议程与合作框架。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方面,中国将继续支持联合国发展系统改革,加强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资源投入与能力建设,推动“全球发展项目库”与联合国发展系统对接合作,通过南南合作、减贫示范、数字赋能等方式,助力发展中国家增强内生发展能力。在全球安全倡议方面,中国将进一步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建设,推动安全治理体系改革,倡导平等参与、安全不可分割、合作共治的全球安全治理新理念。在全球文明倡议方面,中国将通过联合国文明联盟、教科文组织等平台,广泛开展文明交流、青年互访、文化项目合作,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共同价值认同,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四)汇聚全球南方力量
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金砖+”领导人对话会上深刻指出:“‘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随着发展中国家集体觉醒,从国际体系边缘走向舞台中央,全球治理重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目前,“全球南方”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80%,日益成为全球发展的关键支柱和重要引擎。中国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始终坚定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致力于深化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携手构筑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将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未来契约》为契机,积极推动联合国系统改革,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与话语权。通过民主协商和广泛协作,推动联合国成为更加高效、韧性更强、代表性更广的全球治理核心平台。
(五)加速实现技术突破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将持续推动全球科技治理进程,倡导开放包容的国际科技合作,推动构建以“科技向善”为导向的全球创新体系,特别注重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交流与成果共享。中国支持联合国牵头制定《全球数字契约》,推动形成普惠包容、创新驱动、数据安全的全球数字治理共识,营造开放、公平、非歧视性的数字发展环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推动形成以人为本、发展与安全并重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框架;积极参与联合国主导的网络安全国际规则制定,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网络治理体系;继续支持加强外空和平利用国际合作,反对外空武器化,共同应对科技变革带来的全球性挑战。
(作者系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