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向世界 世界读懂中国

高质量翻译人才助力国家翻译能力跃升

2024-04-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中,我国对外传播工作所承担的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任务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际传播和对外翻译工作,多次肯定翻译工作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的积极贡献。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外文出版社的外国专家回信中指出,“翻译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工作”,明确要求要用融通中外的语言、优秀的翻译作品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出明确要求,从而为更好地推动翻译事业发展,服务中外文明互鉴,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作大局提供了根本遵循。

  翻译人才培养应坚持四个导向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翻译需求迅速上升,但我国高质量翻译人才储备不足、培养体系尚未完善,一时间难以弥补这一人才缺口。虽然近年来,这一问题得到教育界的重视,相关研究不断增多,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应运而生,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历史积淀和实践经验,我国目前的高质量翻译人才培养体系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为此,新时代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强化需求导向,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

  首先,树立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导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有计划、分步骤培养出能够使用融通中外的语言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的国际型人才,不断增强我国主动参与和发起国际议程的能力,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同时也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其次,树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导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重点,对标对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通过坚持深化产教融合,践行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让翻译专业人才教育主动嵌入到科技体系、人才体系、行业产业体系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实现翻译人才组织形式、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的深层次变革,实现翻译人才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再次,树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导向。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不断深入,亟需培养有信仰、懂语言、精专业、通传播的“外语+N”的跨学科跨专业复合型人才,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最后,树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导向。培养翻译专业人才必须进一步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型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导向。惟其如此,才能着眼中国新发展格局,助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互鉴,真正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守正创新。

  系统规划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翻译人才是国家翻译能力建设的关键要素,是国际传播事业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完成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与翻译世界并重”的转换,实现从“翻译大国”到“翻译强国”的跃升,以“翻译强国”助推文化强国建设,亟需培养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翻译人才。

  第一,出台培养政策。一是细化明确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以完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总揽,以凸显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为着力点,以优化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关键点,以拓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渠道为抓手,以提高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落脚点,努力培养出一大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的翻译专业人才。二是配套出台扶持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政策实施细则。不断加大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政策扶持力度,全面细化政策扶持的实施细则和考核标准,推进扶持政策真正落地准度。在此过程中突出重点、精准用力,放大人才政策的杠杆效应和边际效应。

  第二,明确培养理念。一是厘清翻译专业人才供需关系,积极对接新时代国家高质量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将政策保障优势、教育资源优势、人才储备优势、发展机遇优势结合起来,打造一批政产学研用联合的重大创新载体。二是优化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拓展“外语+N”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育一批有信仰、懂语言、精专业、通传播的高层次翻译人才队伍,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第三,完善培养方案。立足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的实际,在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培养机制、课程设置、评价标准等多个环节上进一步制定具体目标,有效应对当前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中培养理念“不清”、培养方案“不妥”、培养质量“不高”、师资队伍“不强”、行业接轨“不够”、国际交流“不勤”等一系列问题,不断探索新时代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优方案。

  第四,凸显培养特色。一是细化“外语+N”课程设计思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传授翻译基础知识,提升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加强行业领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能够真正胜任翻译工作。二是重视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翻译专业教育要重视培养非通用语种尤其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语种的翻译人才,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三是推进双师同堂的教学模式改革。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培养院校教师与行业产业专家共同设计核心课程,选定课程教材、制定教学方案,讨论课程考核、认定实践达标、设定学位授予标准等,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完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第五,优化培养模式。一是积极探索“外语+N”的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实现翻译技能与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着力培养多语言、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二是大力推进行业产业界用人单位和培养院校之间建立机制化的产教融合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用人单位和培养院校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制定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课程、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标准,将人才培养、用人需求和行业难题紧密对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系统整合国内外翻译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一方面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高校合作办学等多种渠道建立国内外院校在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合作机制,积极推进教师互派、学生互换、课程互通、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等实质性合作;另一方面推进国际知名企业或国内单位的海外机构与国内培养院校开展联合培养,在国际事务中提升翻译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真正具备国际化视野。

  第六,拓宽培养基地。一是充分发挥各级翻译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以高层次翻译专业人才库遴选为契机,大力集聚各类优秀的翻译专业师资队伍,积极培养翻译专业人才创新团队。二是系统整合各高校及智库现有翻译教育资源优势,依托国家一流学科、优势学科等现有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平台,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精通中外语言的高端翻译人才。三是全面打通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之间的梗阻环节,推动高校与用人单位共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促进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

  总而言之,进入新时代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任重道远。职责在身,使命必达。全体教育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翻译工作和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国际传播工作和翻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共同致力于加快建设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国家翻译能力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踔厉奋发,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系2022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晚清民国时期江苏籍经典翻译家研究”(22WWD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