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学 > 资讯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25年会在湘潭举行

2025-10-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孙美娟)10月18日至19日,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主办、湘潭大学承办的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25年会在湖南湘潭举行。本次年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政府建设”为主题。

  恰逢研究会成立四十周年,会议系统回顾四十年辉煌历程,深入探讨新时代行政法学的历史使命,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完善法律制度等方面凝聚广泛共识,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提供了宝贵思想成果。
  会议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联合党委书记李洪雷主持。
  激发法治实践创新活力
  湘潭大学校长廖永安表示,本次年会紧扣时代脉搏、呼应改革大势,体现了行政法学界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局意识与使命担当。学校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全国行政法学界同仁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努力为构建中国自主的行政法学知识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湘潭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永亮表示,作为本次大会举办地,湘潭倍加珍惜这一宝贵学习契机。将充分汇聚全国行政法学界的智慧力量,激活法治实践创新动能,以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为抓手,推动经济社会在法治轨道上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王一鸥认为,湖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将法治湖南、法治政府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法治引领改革、推动治理、保障民生。未来将结合湖南实践,继续胸怀“国之大者”,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作为;聚焦法治政府建设实际问题,强化“系统思维”,凝聚法治政府建设合力;聚焦“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实践。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表示,行政法学研究会40周年的繁荣发展,为法治政府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围绕“深化法律监督改革完善中国检察学自主知识体系”谈了对行政检察、行政公益诉讼等制度的完善建议,为更高水平法治中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胡卫列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期待与行政法学研究会在加快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深化理论实务联动,加强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中国行政法治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在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中贡献更多的法治力量。
  强化学科对法治建设的关键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主任童卫东认为,行政法学研究会成立四十年,参与和见证了国家立法和法治政府建设整个进程,逐步确立了一些重要原则和理念,并融入行政执法司法实践,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保障和促进了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保障了公民权利,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进步。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行政审判庭庭长耿宝建期待,以行政法学研究会成立40周年为新起点,进一步加强经验总结与理论提炼,推动行政法学理论创新、行政审判实践创新、行政法治制度创新,在全面深化改革与法治政府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作行政法学研究会四十年发展报告,回顾了行政法学研究会四十年的探索历程和几代行政法学人为行政法治建设所付出的努力。马怀德表示,行政法学研究会要提高政治站位,扎实工作,积极进取,以成立四十年为新的起点,主动应对时代机遇与挑战,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上肩负起新时代行政法学研究的历史使命,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开幕式后,与会人员共同观看研究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短片,并为行政法学“终身成就学者”“杰出贡献学者”颁奖。会议另设颁奖环节,分别为“从事行政法教研四十年荣誉证书”获得者、第十二届“应松年行政法学奖学金”获得者颁奖,并公布“中国行政法学四十年优秀成果”“2025年年会优秀论文”的评选结果。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顾问杨海坤作为中国行政法学“终身成就学者”代表,作题为《行政法学研究回顾与展望》的发言。杨海坤系统阐述“政府法治论”这一核心学术思想,提出“行政法学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强化学科对法治建设的关键作用”等六点期待。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姜明安作为中国行政法学“杰出贡献学者”代表,作题为《新时代中国行政法学研究的历史使命》的发言。姜明安认为,当前行政法学研究面临数字与智能社会发展等一系列冲击,由此提出研究并起草相关专家建议稿和编写教材的具体建议。
  本次会议下设“中国行政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与转型”“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国家赔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完善”“行政争议纠纷机制的健全与完善”“行政法诸领域的法典化及课题”“具体领域中的行政法(学)发展与改革”6个主题分论坛,67位专家学者围绕不同议题作了专题汇报,理论与实务界代表进行了深度对话。
【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