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2024-04-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4月29日,由中华书局和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联合主办的“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主题研讨会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举行。会议由中华书局副总编辑李占领主持。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由彭璐珞、肖伟光合著,中华书局2024年4月出版发行。该书从浩瀚的古代典籍中提炼出“生生不息”的仁道理念、“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品格、“形神兼备”的生命观念、“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15个核心内涵进行深度剖析,全面解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文化内涵、“中国式现代化”与“古老中华文明”的关系,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逻辑,揭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在价值观层面的本质区别,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要贡献和重大创新。

  中华书局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肖启明介绍,中华书局作为出版“国家队”的一员,一贯重视主题出版,先后推出一批双效俱佳的主题出版物,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一书,是书局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等重要论述而策划出版的主题出版类图书。充分考虑普通读者的需求,是该书作者和出版社的高度共识,也是中华书局在主题出版领域学术水准和大众化表达合炉而冶的积极尝试。

  与会嘉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积极反馈,并围绕如何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未来主题出版类图书的策划出版等议题积极发言。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从出版编辑角度提出,这是一本集选题的差异性、厚重的学理性、论证的逻辑性、引文广博的丰富性和结论有力的科学性于一体的新作,值得研读、值得推广。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副主任胡长栓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以文释史、以史释文”,体现了两位作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准确把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也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探索精神和使命意识。

  新闻战线杂志社副总编辑董建勤认为,该书有三个特点:一是在宏大叙事之下的精细表达上做得比较好。二是阅读体验非常好,将传统文化深入到骨脉中,洋洋洒洒,引经据典,而且引用得非常精准,可见作者的功力。三是贴近现实,比如讲到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等,都是从身边事讲起、从我们自身该如何做出发。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彭波表示,该书高效高质的写作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功力。他认为,中国走的是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是和平主义而不是对外扩张,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希望。

  人民出版社编审柴晨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的写作注重阅读体验,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下功夫,“用文化讲政治”。该书是一部以过硬政治质量为内核的优秀学术著作,政治站位高,理论逻辑强,文化底蕴深。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传统文化教研室主任李勇刚谈到,中华文化基因在不同时代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内涵,叫作“生生不息”,这恰恰可以看作我们今天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把重要钥匙。

  中国外文局煦方国家传媒常务副总经理王新玲分享了一些与外国媒体和友人交往的感受,强调传播的重要性。现在的年轻人是Z世代,他们是网络原住民,我们的图书策划要多考虑他们的需求。在学术类出版之外,大众类图书也是很重要的板块,出版从业者要主动占领这部分市场需求,再以优秀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引领年轻读者。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高金萍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这本书既有学术性,又面向大众,还有政策性解读,具有“三合一”的特征,在图书市场找到了独特定位。自己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可以从中吸取到很多养分。 

  在会上,该书作者、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彭璐珞、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肖伟光从在北京大学学习生活的经历讲起,介绍了该书的研究与写作历程。他们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崭新的实践、文化基因是古老的存在,“新与旧”既是一百多年中国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试图探讨的主题,传统现代化、学术通俗化、文化大众化则是对这本书的定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写作过程中,一方面希望在理论上有所创见、知识上有所增量、文化上有些含量;另一方面,力图做到话语上的雅俗共赏,希望不论对学界还是对大众,都有所启示。 

  会上,中华书局还向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赠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新书。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胡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