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4年第1期目录

2024-04-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摘  要: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专题
  
  “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的学理创新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的新概念,形成了构建和坚定当代中国文化自我的新理论,这一理论具有多方面的学理创新。一是突破了西方长期以来的文化自我认同的“我—他”关系模式,实际上开创和践行了一种“我—你”关系的文化自我认同模式。二是不同于西方文化发展中传统与现代二元断裂思维,明确了一种文化自我更新、赓续的新思维。三是与西方建立在主客体场域关系中的文化主体性本质不同,中国文化主体性是建立在主体间场域关系中的文化主体性,具有独立性、主导性、超越性特征,突出立己达人。这些创新对于中国和人类的文化实践,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理论研究,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自我  文化主体性  文化认同
  作者沈湘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北京100875)。
 
  文化“两创”方针与文化主体性
  摘要:文化“两创”方针及其内蕴的科学方法论原则,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两创”方针的哲学含义在于,它体现了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采取一种“生命”观的看待方式,这意味着文化主体性的自觉确立。历史地看,在文化传承发展问题上,我们所采取的方针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演进谱系,即从“两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到“两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再到“两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演进和完备。它意味着我们实现了由客体视角向主体视角、由宾格向主格、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这一过程深刻地折射着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历史语境的不断变迁。新时代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内在地要求凸显中华民族文化生命体的视野和立场。“两创”方针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动主体性,正是这一时代诉求的自觉表征。
  关键词:文化传承发展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主体性
  作者何中华,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济南250100)。
 
  前沿论坛
  公共数据流通的理论前沿与实践趋向——基于数据要素特征与属性的探讨
  摘要:公共数据是数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权威性、敏感性和多源性等特征,也是探讨数据要素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的关键领域。然而,与人工智能、金融征信等数据流通活跃的场景相比,公共数据的流通应用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其价值实现机制尚不明晰,对其本质特征与特殊属性的探讨亟须加强。公共数据的典型属性是数字时代的新型公共基础设施,具有权属复杂性和业务伴生性的特征。公共数据流通效率的提升,是平衡安全与发展、公平与效率、秩序与活力等关键关系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可探索构建系统内与系统间的协同机制,以盘活流通应用,从而释放公共数据的宝贵价值,并为完善数据要素基本制度与数据治理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数据  数据要素  要素属性  要素流通  数据治理
  作者鞠雪楠,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100081);杜万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创新驱动发展中心(数字经济研究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北京100038);徐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创新驱动发展中心(数字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北京100038)。
 
  数字时代的社会连接与研究转变
  摘要:数字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带领人类走进数字社会。与原有工业社会相比,数字社会的结构制度与运行逻辑呈现出根本性的变化与全新的形态。这是因为,数字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彻底有别于以往,进而形成新的社会互动行为,并进一步构成新的社会结构形态与新的制度安排。这样的社会变迁召唤着重新认识与理解社会。关于数字社会的研究,绝不仅仅是社会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而是更深入地分析挖掘这些全新的社会结构安排与运行机制所带来的整体社会研究与知识体系的重塑。中国社会在数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中,形成了数字社会研究的场景与资料优势,更为积极的数字社会研究能够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数字社会  社会连接  社会结构
  作者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084)。
 
  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学术评价的反思
  摘要: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应依规谨慎,将它视为潜在的辅助工具,而非替代研究者或同行评议专家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生成式人工智能可有效提升学术评价效率,但不宜取代人类评价;可作为有效辅助工具,但必须以人类专家评价为主导;学术评价因技术发展而推陈出新,但评价的人文属性不变;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学术评价现代化,但评价的本质是人的活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秉持积极的“悲观”和谨慎的“乐观”态度,对可能出现的技术异化现象保持高度警觉,在此前提下持续关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学术评价体系的耦合关系,探索人机交互、共情、协同的新评价模式,注重学术“全评价”。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学术评价  ChatGPT  全评价
  作者叶继元,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南京210023);郭卫兵,南京理工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南京210094)。
 
  学科反思
  中国运输经济理论研究的新面向
  摘要:历经40余年的不懈努力,中国运输经济理论研究经历了运输中的经济问题、经济中的运输问题、运输中的经济学问题、经济学中的运输问题四个阶段,形成了极具原创性的中国特色运输经济学“1+2+1”方法论体系,近年来更是在物信关系、分布式运输供给、广义补贴、都市区交通、深化体制改革、综合效益评价等领域取得新进展。当前,建设可持续交通运输体系的新挑战,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数字中国的新使命,共同推动着中国运输经济理论研究在实践问题探索中实现守正创新,为推动运输经济学乃至经济学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中国特色运输经济学  “1+2+1”方法论体系  时空经济分析  可持续交通运输体系
  作者林晓言,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红昌,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明真,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44)
 
  中国城市空间网络研究的演变
  摘要:城市空间决定了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态,伴随着数字技术革命的兴起,网络化成为城市空间研究的重要发展导向。早期城市空间网络的研究大多围绕着以城市群结构为代表的地理空间(“场空间”)展开,随着城市内外相互关联方向的持续延伸,城市空间网络研究逐渐突破地理空间因素的限制,转向跨越时空的城市流动空间(“流空间”),更加关注城市之间的网络关联度。立足于城市关系复杂化、等级性弱化的关系型网络化理论,从主体特征、主体关系和空间尺度三个方面打破了中心地理论关于城市空间网络发展的认知。数字时代的城市空间网络研究逐步由现实物质空间延伸至网络虚拟空间,更加重视城市间的互动及其所嵌入的网络环境。深化城市空间网络研究为探讨城市发展的最优规模、重塑城乡之间的空间布局、实现城市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城市空间网络  场空间  流空间  关系型网络 数字时代  
  作者于斌斌,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杭州310018)。
 
  从汇编到研究:西方长期历史统计的兴起与转型
  摘要:长期历史统计是西方构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确保西方现代化道路话语权的重要基础。自20世纪中叶至今,在西方国家政策需求与学术界供给的密切互动中,西方各国经历了长期历史统计的大规模兴起与转型发展,尤其是最近二十年来西方各国加快了各种全球长期历史数据库的建设步伐。研究西方长期历史统计兴起背景、演变阶段、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和学术影响等问题,对于今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期历史统计数据库,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长期历史统计  现代经济增长  历史数据库
  作者徐毅,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庄紫珵,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桂林541001)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史写作的评价和反思
  摘要: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史写作历时120余年,历经四个阶段。早期的中国文学史写作多为配合课堂教学而生,存在体系性弱、主观性强等问题。20世纪60年代,华裔学者开始主导中国文学史写作。此后,随着现代性的理论的引入,“现代性模式”成为主流的写史范式。21世纪以来,文学史写作呈现多元面貌。这些文学史著作取法各异,但集中揭示了文学史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主观和客观、典型和一般、引述和表述的对话关系,说明了文学史形态的复杂性。不过这些文学史书写存在理论先行的倾向,尤其是以现代性的理论描述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忽视了对中国文学自身特色与传统的挖掘。同时它们更注重观念的阐发,缺乏对新材料的发掘。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海外汉学  跨文化交流  多元文化语境
  作者余夏云,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成都611756)。
 
  学术评论
  马克思对自然法学的超越——兼评汉斯·凯尔森对马克思法哲学的误读
  摘要:自然法学是西方法哲学的主脉,许多国外学者在考察马克思的法哲学时也将其划归自然法学派。但事实上,马克思法哲学同自然法学在每一个理论环节都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一方面,自然法作为预先悬设的理想之物是哲学理念论在政治法律领域的具体呈现;与之相反,马克思以感性的物质生产活动解构了自然法的哲学本体论,将法律从正义理念的抽象统治中解放出来,最终立基于实践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自然法与实定法的二重架构是一种典型的法的形而上学;与之相反,马克思发掘了法在感性世界中的本质内容即阶级利益,最终用法的“非形而上学”超越了自然法学。将马克思视为自然法学派的支流,不仅是理论上的谬误,而且遮蔽了马克思法哲学之于传统西方法哲学的超越性与革命性。
  关键词:马克思  法哲学  自然法  理念论  凯尔森
  作者刘恩至,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北京100084)。
 
  重估对斯宾诺莎形而上学的研究:从必然性到自由意志
  摘要:《伦理学》是斯宾诺莎后期思想成熟的代表作,构建了以实体、样态和属性为基本范畴的形而上学体系。分析现有的概念解释、因果解释、内在解释和表现主义解释四种不同的解释路径及其缺陷,理解神和样态之间的非传递关系是理解斯宾诺莎形而上学的关键。进而反思以倍尔等学者为代表的误读,应将斯宾诺莎的伦理思想置于形而上学中加以理解,从而对斯宾诺莎的必然性进行重新评估。最后,从当代人工智能研究的视角重新理解斯宾诺莎对自由、情感等重要问题的看法。通过对必然性和自由的重新解释为回答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斯宾诺莎  形而上学  伦理  必然性  自由
  作者李明,山西大学科技伦理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太原030006)。
 
  一种统一的阐释理论是否可能
  摘要:一种统一的阐释理论是否可能?与之相关有四个问题:一是如何通过“阐释”的方法建立起一种统一的方法论?不论是科学的解释理论还是解释学的诠释理论都离不开对“因果关系”的把握,因而阐释论似可通过对因果关系的把握来达到阐释与解释的统一。二是由于我们只能通过想象来理解与阐释元宇宙这样的虚拟世界,因此需要探讨想象在阐释中的作用。三是是否需要以及如何将真与共识这两种规范在阐释论中结合起来。四是客观性与公共理性的关系问题,个体理性通过论辩来获得某些关键问题上的交叉的共识,并由此产生精神科学阐释的特殊意义上的客观性。
  关键词:阐释  解释  想象  规范  公共理性
  作者陈嘉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上海200240)。
 
  法律如何塑造“老年”
  摘要:讨论法律如何塑造“老年”,应将演进和建构维度结合,凸显特定的社会文化意义。西方古典时代的“美德老年”反映出“理性”的最高标准,中世纪的基督教信仰使其归于“天国”,生发出尘世的“衰朽老年”形象。进入近现代后,西方法制最终形成“弱者老年”预设。相比而言,中国法制的“伦理老年”形象更为积极和稳定。近代以降,“革命老年”“劳动者老年”和“美满老年”的制度变迁,反映出总体的积极意象和贯通结构,具有复合均衡的发展趋向。深切把握老年的法律塑造机理,有助于充分达成学理阐释和实践战略的双向优化。
  关键词:老龄化  老年法  老年权利  法律塑造
  作者廖奕,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武汉430072 )。
 
  方法与范式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三次转向述评——以中国哲学通史为中心
  摘要: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前身是内含在中国传统学术史中的经学阐释方法,在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过程中被“以西释中”所取代,完成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第一次转向;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中国化,“以马释中”成为主流,这是第二次重要的转向;在反思教条化、格式化、套子化的基础上,中国哲学史出现了“海阔天空我自飞”的多元化书写倾向,由“照着写”走向“写自己”,开始了方法论上的第三次转向。当下和未来的中国哲学史书写应该遵循现代视域与原典的结合、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贯通等方法论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推进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方法论  “照着写”  “写自己”
  作者柴文华,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哈尔滨150080)。
 
  参与观察的限度与可能——以在泰、美两国的田野工作经验为例
  摘要:所谓“参与观察的限度与可能”,指研究者需要将参与观察的过程问题化,仔细审视参与观察的条件、情境和可能途径,而非认为参与观察是长期田野工作自然而然产生的结果。参与观察的可能性以及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取决于诸多的个人和社会因素。与此同时,各种限制也成就了研究者对于社会与文化差异的深刻认知,并成为“文化震撼”和跨文化体验的重要部分。可以说,社会与文化的边界同时造就了参与观察的限度和可能性。参与观察是极具反身性的研究方法,对参与观察的观察应伴随整个研究过程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民族志方法  参与观察  情境  田野调查
  作者龚浩群,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教授(厦门361005)。
 
  评价视角
  大科学背景下人文社科知识融合现象研究
  摘要: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的分析显示,人文社会科学对“理工农医”等外部知识的融合强度持续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来源的学科多样性不断丰富,但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的知识扩散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从知识融合的外部特征表现来看,知识融合的深入发展依托于跨学科科研合作的有效开展和跨学科科研团队组建,跨学科研究特有的复杂性决定了集智攻关与科研合作将成为知识融合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推进方式。未来需要进一步挖掘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融合过程中的知识交汇点和增长点,研究造成当前部分学科知识“封闭性”的主要原因及突破路径,推动知识融合研究从现象性分析到预测性挖掘的转变。
  关键词:大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  理工农医  知识融合  知识扩散
  作者逯万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100732)。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