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紫金文化产业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

2025-09-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9月26—27日,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南京艺术学院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紫金文创研究院共同承办,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协办的第七届紫金文化产业论坛暨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

  论坛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旨在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智慧、新动能。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俞锋提出,本次论坛议题前沿、内容丰富、研讨深入,既展现了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蓬勃活力与创新潜力,也为“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多维度、高质量的智力支持。南京艺术学院将继续以紫金文化产业论坛为平台,自觉肩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使命,持续推动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为我国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向民表示,紫金文化产业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汇聚学界业界智慧、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已发展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高层次交流平台。作为主办单位的南京艺术学院,承载百年艺术教育的使命,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实践转化上持续深耕,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会长蓝凡表示,紫金文化产业论坛连续七年成功举办,不仅成为文化产业研究的“风向标”,更在推动学科建设、促进产教融合、链接产学研资源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主旨演讲中,江苏省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罗一民深入剖析了近代实业家张謇“以文化引领经济、以经济反哺社会”的实践路径,认为企业家精神在推动人文理念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中的当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教授系统阐释了“文化赋能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思路,解释数字技术如何重构文旅产业生态、培育新质生产力,并引发生产关系与组织形态的深刻变革。阳光媒体集团首席策划官易介中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如何通过主题娱乐设计,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体验、可消费的业态,为城市更新与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祁述裕梳理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演进路径,并对“十五五”时期文化产业迈向产业链协同、生态化发展的新趋势进行展望。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少峰认为,城市文旅地应通过业态升级超越单一观光功能,以文化内涵提升与业态融合实现可持续运营与价值升级。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分析了西南特色文化产业带发展问题,认为在非均衡发展格局下,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带,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解学芳阐述了AIGC赋能数字文化产业新范式的路径和方向,认为要以 AIGC技术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向人机协同、智能创意方向发展,发展未来产业新范式。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周建新提出,人工智能时代非遗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要通过产业化使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保护—开发—盈利—再保护”的良性发展生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