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事业进入新阶段

2023-01-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都与语言文字工作密切相关,需要语言文字工作发挥更大作用。1月5—6日,在内蒙古大学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前沿论坛”上,与会学者一致表示,语言文字战线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政治高度和理论自觉,思考谋划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进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语言文字事业的核心任务。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代表的中华语言、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国文字,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基础,是中华文化域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宇明提出,要发挥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国内外各领域的作用,同时也应充分发挥好其他语言文字的作用,形成发展合力,实现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主导的各语言(方言)共处共用的和谐语言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刘宏表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要更好融入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的语言文字应用需求,促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走向世界。

  当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正在向着全面普及的目标稳步迈进。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袁伟看来,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已由基本普及向全面普及、高质量普及迈进,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质量已成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时代主题。要坚持普及程度与质量提升并重,精准聚焦全国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提升国家语言治理能力

  伴随着高科技发展,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有了更多发声的渠道和平台,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也愈发多样化。这些变化对语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理想而有效的语言治理是以国家为主导,在充分尊重各个语言治理主体的语言权利基础上,既实行正式的传统管理和法规制度,也有各个语言治理主体之间的民主协商和谈判妥协。南开大学跨文化交流研究院副研究员李英姿认为,在现代化治理理念下,日常社会实践中的政府、社区、学校、家庭等主体形成共生关系,处理好各个语言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创新语言治理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语言治理。为此,应借鉴国际经验,提炼分析中国本土的语言政策理论与实践,探索我国语言治理目标、治理体系、治理主体和治理能力之间的内在机理和互动关系,探讨在当前新的环境和挑战下国家语言能力的需求,积极寻求提升国家语言治理能力和效能的方法与路径。

  数智时代为研究者更好地发现语言规律、解决语言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数据资源。“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结合交叉学科方法,尤其是加强对多语种语言演化规律的探索及对多语种语言演替机制的分析,是当前研究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沈骑表示,语言规律是语言规划的学科基础。数智时代背景下,语言规划研究应构建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语言资源研究范式,实现研究方法的实证转向。

  打造语言文明新生态

  在数字化时代,要进一步推动中国式语言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影响世界语言文明图景。

  “要在古籍数字化过程中,发掘与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语言伦理精华,在和谐语言生活中,构建数字化时代语言治理体系。”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春宇认为,总结数字化时代语言生活治理的中国经验,打造中华语言文明的新生态,是促进全球语言生活治理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当下的语言现代化,依然要观照中华语言文明伦理化的原点,伦理先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步入螺旋式发展的健康轨道,以此捍卫人类语言的精神家园。

  李宇明认为,数字时代要更加关注“数据与知识双轮驱动”发展中的语言文字问题,尤其是在为特殊行业、特殊领域配备AI助手的形势下,研发“语言机器人”等问题。加快自动翻译和信息加工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发展,将我国建设成为“全球信息加工中心”。大力发展语言数据产业,语言学界、经济学界、信息学界要联合布局

  本报记者  赵徐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齐泽垚)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