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举办“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对外开放”主题论坛

2023-01-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2023年1月7日,“第四届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新年论坛暨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五周年大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交流大厦二层报告厅举行。论坛主题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旨在立足学校学科特色,在全校上下掀起“学、讲、宣、研、融、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继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第四届新年论坛暨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五周年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在“立德树人守初心·铸魂育人担使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院五周年视频展播”中拉开帷幕,分为“金课映真心: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学科重特色: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科研强基础:产出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高台颂强音:做优创新理论研究宣传阐释”“党建作引领:加强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篇章,全面展示了马院五年来的工作和成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致开幕辞,他对出席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他指出,本届论坛意义非常,既是2023年贸大首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会,也是贸大马院成立五周年大会、共同富裕研究院成立大会。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对外开放”为主题,把两大主题放在一起专题研讨,对于贸大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来讲,具有特别深刻的意义。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宋凌云向论坛会议表示祝贺。他指出,新年论坛主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抓住了党的二十大的核心问题和贸大的优势与特色,体现了贸大党委的政治站位和使命担当。贸大马院是全国千余家马院“新生代”的优秀代表,希望有越来越多“新生代”马院努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良好生态。

  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市社科规划办主任张淼书记向新年论坛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本次论坛举办正值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希望贸大一如既往发挥对外宣传优势,努力搭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宣传阐释的舞台,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张文斌祝贺新年论坛的召开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五周年。他表示,这次论坛在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中举办,对及时深入解读阐释党的创新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教育报刊社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研究的“大阵地”、高校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的“大窗口”、教育强国建设的“大平台”,将与贸大携手合作,共同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会议现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富裕研究院成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为了更好凝聚学科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社会进步、贡献贸大智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决定成立共同富裕研究院。

共同富裕研究院成立揭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副校长王强,国家乡村振兴局社会帮扶司司长李富君,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宋凌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发展出版社总编辑、国研智库董事梁仰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辛向阳,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区委书记杨传军,点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伦,新京报编委、新京智库负责人于德清为共同富裕研究院成立揭牌。 

  “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对外开放”主旨报告(上半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文君主持上午的主旨报告。

  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李君如报告的题目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首要任务》,指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并解释了首要任务的根据、内涵、举措。

  北京师范大学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报告的题目是《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密切关系》,即伟大建党精神使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由被动转入主动,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的一条红线,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社科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辛向阳报告的题目是《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提出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民主政治建设来推进共同富裕,依法推进共同富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教育部高校思政治课教指委委员夏文斌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要运用“世界历史”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从“大历史观”角度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启迪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对外开放”主旨报告(下半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陶好飞主持下午的主旨报告。

  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骆郁廷以《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之道》为题,深刻剖析新时代对外开放的现实挑战和应对之策,提出要“以变应变”,通过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更好促进国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式现代化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喜平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视野》为题,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影响下起步,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坚持胸怀天下,始终牢牢掌握发展进步的主动权,坚定自身发展方向,抓住了发展机遇。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孙熙国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造》为题,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华,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伟大创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时代精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解决中国问题的实践创造;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具有世界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王永贵以《全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寓意》为题,认为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新升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重要目标任务之一,是新时代新征程高水平开放的应有之义。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宋进以《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导向》为题,强调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出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导向,要做到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问题导向与工作导向相统一、问题导向与能力培养相统一。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张士海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为题,指出其最深刻价值意蕴和最鲜明特征在于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好应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线下与会学者合影

  (主办方/供稿供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实习编辑:邓潘祎)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